镜清方丈见岳麓,堂虚咫尺行江潭。
树木连云厓影湿,楼台隔日水气酣。
皇英双骑龙上下,苍梧九点天东南。
道人得我千古意,复遣老梦登岖嵌。
镜清方丈见岳麓,堂虚咫尺行江潭。
树木连云厓影湿,楼台隔日水气酣。
皇英双骑龙上下,苍梧九点天东南。
道人得我千古意,复遣老梦登岖嵌。
这首元代丁复的《越州景德寺镜清方丈题醉先岳麓图》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诗人通过镜清方丈这一视角,将岳麓山的壮丽景色与江潭的开阔水面巧妙结合,展现出一幅天地相接、云雾缭绕的画面。"树木连云"四字形象地描绘了山势高耸入云,崖影浸润在湿润的空气中,而"楼台隔日水气酣"则写出了远处楼阁倒映在江面,水汽蒸腾,如梦如幻。
诗人笔下的皇英双骑,仿佛龙腾飞跃,象征着壮志豪情,而"苍梧九点天东南"则借苍梧之名,寓言远大的理想和对天际的向往。最后,诗人感慨自己在梦境中再次登临这险峻的山川,表达了对美景的深深留恋以及对道人能理解自己千年情怀的赞赏。
整首诗以景抒怀,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元代文人墨客对于自然山水的独特感悟和人文精神的寄托。
江上行人,竹间茅屋,下临深窈。
春风袅袅,翠鬟窥树犹小。
遥迎近倚,归还愿、分付横枝未了。
扁舟却去,中流回首,惊散飞鸟。
重踏新亭屐齿,耿山抱孤城,月来华表。
鸡听人语,隔江相伴歌笑。
壮游历历,同高李、未拟诗成草草。
长桥外,有醒人吹笛,并在霜晓。
山水相和碧色鲜,中间飞阁插云端。
水声喷薄如孤泻,山势巉岩复对盘。
吟恐昔人精魄笑,到疑盛夏骨毛寒。
流觞已往双鱼在,怀古探奇两事干。
去去持丹笔,当官议是非。
壮心低仕路,恋涕湿亲衣。
汲浪樯乌急,吴霜稻蟹肥。
论文杯酒后,从此故人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