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閒居无奈閒,为看秋色一跻攀。
百盘细草斜阳路,三曲澄江隔岸山。
野寺最宜红叶后,孤钟偏在白云间。
赏心又得逢僧话,此后幽期数往还。
有客閒居无奈閒,为看秋色一跻攀。
百盘细草斜阳路,三曲澄江隔岸山。
野寺最宜红叶后,孤钟偏在白云间。
赏心又得逢僧话,此后幽期数往还。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客人在秋日里闲居无事,决定登高远眺,欣赏秋色的场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斜阳下的草地、澄澈的江水与远处的青山,以及秋后红叶满树的野寺和孤钟悠扬于白云间的画面。最后,诗人表达了在赏心悦目的景色中与僧人交谈,找到了心灵的慰藉,并期待未来能多次前来,享受这份幽静与和谐的美好愿望。
整体而言,此诗以秋景为背景,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宁静、淡泊的心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中的景物描写生动而富有层次感,情感表达含蓄而深沉,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