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襟岸帻老疏狂。秋叶为诗黄。沧波呜咽断人肠。
沤没不成行。余情分付凭烟水,况又有、燕语回樯。
泠泠湘瑟海风长。无字也悲凉。
披襟岸帻老疏狂。秋叶为诗黄。沧波呜咽断人肠。
沤没不成行。余情分付凭烟水,况又有、燕语回樯。
泠泠湘瑟海风长。无字也悲凉。
这首诗以“月中行.题爪哇陈寒光天上人间集”为题,由清代诗人杨玉衔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秋日景象,通过“披襟岸帻老疏狂。秋叶为诗黄。”开篇,展现出诗人面对秋叶飘零,内心激荡的情怀。接着,“沧波呜咽断人肠。沤没不成行。”两句,将读者带入一种深沉的情感之中,波涛汹涌,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哀愁与离别之痛。
“余情分付凭烟水,况又有、燕语回樯。”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烟波浩渺的水面和回旋的燕子,借以抒发内心的孤独与思念。最后,“泠泠湘瑟海风长。无字也悲凉。”以湘瑟(古代乐器)的泠泠之声,象征着无言的悲凉,海风悠长,似乎在为诗人的忧伤伴奏,营造出一种凄美而深远的意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离合、世事沧桑时的复杂心境,既有对过往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憧憬,充满了哲思与感慨。
今春闻落第,为君心悽然。
束书独南还,愤气胸间阗。
迹寄浙河旁,家延南海边。
遘疾既弥留,一命成弃捐。
囊中无馀金,零落空文编。
龟鹤本微类,享寿皆千年。
如何君子儒,三十归重泉。
天高不可问,为君强问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