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递层楼接远天。楼高不睹月婵娟。
风催密叶都成浪,雨散平林欲化烟。
初有雁,已无蝉。自欹孤枕得安便。
暂抛身外无穷事,换取新凉一夜眠。
迢递层楼接远天。楼高不睹月婵娟。
风催密叶都成浪,雨散平林欲化烟。
初有雁,已无蝉。自欹孤枕得安便。
暂抛身外无穷事,换取新凉一夜眠。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高楼临空、秋夜凉意的画面。"迢递层楼接远天"写出了楼阁之高,仿佛直入云霄,与天相接,然而由于太高,连月亮也难以望见,暗示了孤独和远方的寂寥。"风催密叶都成浪,雨散平林欲化烟"通过描绘风雨中的树叶如波浪翻滚,平林笼罩在烟雨之中,渲染出一种凄迷而宁静的氛围。
接下来,"初有雁,已无蝉"点明时令为秋季,大雁南飞,蝉声消歇,更显秋夜的寂静。"自欹孤枕得安便"表达了词人独处高楼,倚着孤枕,试图寻求片刻安宁的心境。最后两句"暂抛身外无穷事,换取新凉一夜眠"流露出词人暂时忘却世间烦忧,只想享受这难得的一夜清凉睡眠的愿望。
整体来看,这首《鹧鸪天》以景抒情,寓愁于景,展现了词人对生活琐事的暂时放下和对宁静夜晚的向往,体现了清末近现代初词人的生活态度和情感世界。
露冷天高,秋气爽、千林叶落。
惊初见、小桃枝上,盛开红萼。
浅淡胭脂经雨洗,剪裁玛瑙如云薄。
问素商、何事斗春工,施丹艧。芙蓉苑,颜如灼。
曾暗与,花王约。要乘秋名字,并传京洛。
回首瑶池高宴处,桂花香里骖高鹤。
但莫教、容易逐西风,轻飘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