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乞乡邦遂志艰,十年方得见家山。
昼衣丽锦过前宠,秋逼衰蒲失旧颜。
数月又迁当冗剧,一生曾未识安闲。
故人千里无由愬,赖有诗筒去复还。
再乞乡邦遂志艰,十年方得见家山。
昼衣丽锦过前宠,秋逼衰蒲失旧颜。
数月又迁当冗剧,一生曾未识安闲。
故人千里无由愬,赖有诗筒去复还。
这首诗是宋代韩琦所作的《次韵答子渊赵学士》,通过诗人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生活境遇的感慨,展现了其复杂的心境与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再乞乡邦遂志艰,十年方得见家山”,开篇即道出了诗人多年漂泊,渴望回归故乡的心情。一个“艰”字,既表达了实现愿望过程中的艰辛,也暗含了对现实的无奈与挣扎。
颔联“昼衣丽锦过前宠,秋逼衰蒲失旧颜”,运用对比手法,以“昼衣丽锦”象征昔日的荣耀与辉煌,而“秋逼衰蒲”则暗示时光流逝,物是人非。这里不仅描绘了个人命运的起伏,也隐喻了社会变迁的无情。
颈联“数月又迁当冗剧,一生曾未识安闲”,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生活的忙碌与压力,以及对平静生活的向往。通过“冗剧”与“安闲”的对比,表达了对理想状态的追求与现实中难以实现的矛盾。
尾联“故人千里无由愬,赖有诗筒去复还”,点明了友情在诗人生活中的重要性。即使身处千里之外,无法直接倾诉心声,但通过书信(诗筒)仍能传递情感,维系友谊。这一句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依赖,也是对精神寄托的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意象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过往的回忆、对现实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思的作品。
南都太宰介溪公,手持一轴来春风。
敛之初觉未盈把,张之屋壁屋增大。
上有一鹤从天来,皤然四翁立地下。
此图胡为挂我壁,使我恍恍累日神辟易。
屋壁欲动儿童骇,走走告一鹤。
飞来堂上从四客,即令招之无所得。
但见图中隐隐一翁举手鹤羽摇,一翁捧书鹤头朝,一翁仰视志淩霄,一翁俯目神寂寥。
四人俨俨毛发动,睛光射人人发耸。
似是四皓在商山,鹤书一召汉鼎重。
动息弛张,仔细思量。
共工怒触,不周山崩,天柱方折,地维亏张。
于彼之时女娲何必断鳌足,四人可使撑四方,永立四极寿无疆。
朱生自负医国术,持以售人人不识。
有如旌阳大丹丸,从来相遇非人力。
药囊小试岐黄春,一匕一下回命脉。
我有真丹欲传子,得之者寿寿无极。
归来濯足长江流,偃仰晞发阳羡北。
阳羡山中茶,扬子江心水。
一化晕血肠,胸次无渣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