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答子渊赵学士》
《次韵答子渊赵学士》全文
宋 / 韩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再乞乡邦遂志艰,十年方得见家山。

昼衣丽锦过前宠,秋逼衰蒲失旧颜。

数月又迁当冗剧,一生曾未识安闲。

故人千里无由愬,赖有诗筒去复还。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韩琦所作的《次韵答子渊赵学士》,通过诗人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生活境遇的感慨,展现了其复杂的心境与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再乞乡邦遂志艰,十年方得见家山”,开篇即道出了诗人多年漂泊,渴望回归故乡的心情。一个“艰”字,既表达了实现愿望过程中的艰辛,也暗含了对现实的无奈与挣扎。

颔联“昼衣丽锦过前宠,秋逼衰蒲失旧颜”,运用对比手法,以“昼衣丽锦”象征昔日的荣耀与辉煌,而“秋逼衰蒲”则暗示时光流逝,物是人非。这里不仅描绘了个人命运的起伏,也隐喻了社会变迁的无情。

颈联“数月又迁当冗剧,一生曾未识安闲”,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生活的忙碌与压力,以及对平静生活的向往。通过“冗剧”与“安闲”的对比,表达了对理想状态的追求与现实中难以实现的矛盾。

尾联“故人千里无由愬,赖有诗筒去复还”,点明了友情在诗人生活中的重要性。即使身处千里之外,无法直接倾诉心声,但通过书信(诗筒)仍能传递情感,维系友谊。这一句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依赖,也是对精神寄托的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意象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过往的回忆、对现实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思的作品。

作者介绍
韩琦

韩琦
朝代:宋   字:稚圭   籍贯:相州安阳(今属河南)   生辰:1008—1075年

韩琦(1008年8月5日—1075年8月8日),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北宋政治家、词人。韩琦为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历任将作监丞、开封府推官、右司谏等职。曾奉命救济四川饥民。宋夏战争爆发后,他与范仲淹率军防御西夏,在军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人称“韩范”。之后又与范仲淹、富弼等主持“庆历新政”。韩琦为相十载、辅佐三朝,为北宋的繁荣发展做出了贡献。
猜你喜欢

介溪太宰画歌

南都太宰介溪公,手持一轴来春风。

敛之初觉未盈把,张之屋壁屋增大。

上有一鹤从天来,皤然四翁立地下。

此图胡为挂我壁,使我恍恍累日神辟易。

屋壁欲动儿童骇,走走告一鹤。

飞来堂上从四客,即令招之无所得。

但见图中隐隐一翁举手鹤羽摇,一翁捧书鹤头朝,一翁仰视志淩霄,一翁俯目神寂寥。

四人俨俨毛发动,睛光射人人发耸。

似是四皓在商山,鹤书一召汉鼎重。

动息弛张,仔细思量。

共工怒触,不周山崩,天柱方折,地维亏张。

于彼之时女娲何必断鳌足,四人可使撑四方,永立四极寿无疆。

(0)

赠朱生归江阴

朱生自负医国术,持以售人人不识。

有如旌阳大丹丸,从来相遇非人力。

药囊小试岐黄春,一匕一下回命脉。

我有真丹欲传子,得之者寿寿无极。

归来濯足长江流,偃仰晞发阳羡北。

阳羡山中茶,扬子江心水。

一化晕血肠,胸次无渣滓。

(0)

走笔次韵和少司空林小泉同差于功德寺话旧

同考分经听鹿鸣,廿年今日话平生。

看花信宿能无恙,屈指存亡正感情。

玉液封云泉溜细,金山过雨月华明。

羡公自昔传家学,才望如今老更成。

(0)

马上望罗浮

影到东溟青不了,天来南极迥无前。

百年意绪长依寺,一路歌声欲彻天。

紫翠对云迷古洞,风光随马舞吟鞭。

约君大石楼前月,对景无诗只醉眠。

(0)

临归与吴介夫话旧

忆年壁水青竹林,诸贤兀坐溪云深。

而今讲院苍苔满,钟磬无声只尔心。

(0)

过南安峡江下滩多石

积雨冥冥溪涨高,春风下峡双鸣桡。

莫道下滩容易在,下滩篙比上滩牢。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