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卷夕阳楼上,凝望。
点点是归舟,分明秋字上心头。那许不成愁。
说甚丹枫乌桕,消瘦。
不似旧江干,晚鸦声苦雁声酸。一派做荒寒。
帘卷夕阳楼上,凝望。
点点是归舟,分明秋字上心头。那许不成愁。
说甚丹枫乌桕,消瘦。
不似旧江干,晚鸦声苦雁声酸。一派做荒寒。
这首《荷叶杯》由清代诗人刘嗣绾所作,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楼阁之上,帘幕轻卷的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归舟点点,秋意渐浓的情景,将“愁”字巧妙地融入了对自然景象的感受之中。
“帘卷夕阳楼上”,开篇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夕阳的余晖透过帘幕,映照在楼阁之上,为整个画面增添了几分温暖与柔和。接下来,“凝望”二字,不仅描绘了诗人驻足远眺的姿态,也暗示了其内心深处的思绪与情感。
“点点是归舟,分明秋字上心头。”诗人以“归舟”作为视觉焦点,通过“点点”的描绘,既表现了船只的密集,又暗含了游子思乡的情感。同时,“秋字上心头”巧妙地将季节的更替与个人的情绪联系起来,使得整首诗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
“那许不成愁。”这一句转折,似乎在表达诗人对于愁绪的某种超脱或理解,但紧接着的“说甚丹枫乌桕,消瘦。”则再次将情感拉回现实,通过描述秋天特有的景色——丹枫与乌桕的凋零,进一步深化了愁绪的主题。
“不似旧江干,晚鸦声苦雁声酸。”这里通过对比,强调了环境的变化与内心的感慨。与过去相比,眼前的景象显得更为荒凉与凄苦,晚鸦的哀鸣和大雁的悲鸣,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离愁别绪。
“一派做荒寒。”最终,诗人以“荒寒”一词总结全诗,不仅描绘了眼前的景象,更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不舍。
综上所述,《荷叶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景观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时间、空间变化的深刻思考。
一缕柔丝漾。被东风、烟拖雨曳,锁成万丈。
转绿回黄匀染就,垂遍三春陌上。
更谱得、新翻花样。
线脚分明浮水面,只鸳鸯、绣出从人仿。
日色映,紫丝障。深闺莫倚楼头望。
记长条同心曾绾,几时重放。
金线年年辛苦压,只是这般情况。
渐散作、吴绵飘荡。
待得穿针时节近,早乱丝、憔悴添惆怅。
系不住,青春鞅。
素秋凉迥。记绿莎洲畔,窥见妆靓。
避却春红,占了秋风,亭亭独耐凄冷。
澄江九曲波如练,经几度、月昏云暝。
蓦西风、吹断冰魂,荡却一痕香影。
谁洒灵芸红泪,素绡点染处,愁恨都凝。
梦里盈盈,笑靥归来,可认旧时青镜。
江南回首空惆怅,休更问、断蓬浮梗。
只寻他、空外幽香,消我一生酸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