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韶阳恭谒虞帝庙有赋·其四》
《韶阳恭谒虞帝庙有赋·其四》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怅望沅湘有所思,楚宫泯没至今悲。

三闾大族惟三户,九面衡阳岂九疑。

歌舞东皇暾未出,夷犹北渚月频移。

零陵不是来龙驭,讵有湘累谒帝时。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屈大均在明末清初时期所作的《韶阳恭谒虞帝庙有赋》系列作品中的第四首。诗中充满了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深沉思考与感慨。

首句“怅望沅湘有所思”,诗人遥望沅水和湘江,心中涌起无尽思绪,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感慨。接着,“楚宫泯没至今悲”一句,将目光转向楚国的遗迹,楚宫的消失让诗人不禁悲从中来,流露出对历史变迁的哀伤之情。

“三闾大族惟三户”这一句,借用了屈原的典故,暗示了屈氏家族虽显赫一时,但最终也难逃衰落的命运,体现了诗人对家族兴衰的深刻洞察。“九面衡阳岂九疑”则通过对比衡阳与九疑山,表达了对历史真相的追寻与质疑,暗含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思考。

“歌舞东皇暾未出,夷犹北渚月频移”描绘了一幅夜晚月光下的宁静景象,同时通过“东皇”与“北渚”的对比,隐喻了时间的流逝与空间的变换,以及人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感。

最后,“零陵不是来龙驭,讵有湘累谒帝时”两句,以零陵之地为例,表达了对古代帝王巡游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诗人似乎在说,即使在古代,帝王也未必能真正得到民众的拥戴,更不用说在现代了。这既是对历史的反思,也是对现实的批判。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场景的描绘和对人物命运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观和对社会现实的敏锐洞察力。语言凝练,情感丰富,富有哲理意味,是屈大均诗歌风格的典型体现。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清夜

子夜天无云,稀星耿顽碧。

茫茫行役者,对此焉不息。

胡为蜗角端,相与竞寻尺。

劝君归去来,飞空鸟无迹。

(0)

与邓慎思沐于启圣遇李端叔

羸兵瘦马犯黄尘,自笑区区梦里身。

不是对花能伏老,自缘无酒可浇春。

校书天禄陪群彦,晞发阳阿遇故人。

三百六旬如此少,更添香火坐逡巡。

(0)

韩枢密夫人挽词二首·其二

天上开华屋,丘山忽返真。

内人归赗盛,挽者转哀新。

鸾诏初乾墨,鱼轩已暗尘。

蔼然多德善,论次有苍珉。

(0)

呈李公择

青笺擘处银钩断,红袂分时五箸悬。

云脚渐收风色紧,半规斜日射归船。

(0)

观辱户部钱尚书和诗饷禄米再成二章上谢·其二

梦里光阴挽不回,掩关独坐万缘灰。

偶因问讯维摩病,香积天中施饭来。

(0)

游鼓山

严宸有追诏,趣上太守符。

疲民未苏醒,还顾空踌躇。

来寻灵源盟,喜与佳客俱。

始酌清泠泉,一浣丹墨洿。

超然烦溽中,著身在冰壶。

迟明陟危亭,云涛渺空虚。

烟霏倏开阖,峰峦时有无。

伟哉此绝观,雄压东南隅。

苍崖万仞立,四面环琼琚。

翠木巧蔽亏,亭午清阴敷。

令人澹忘归,似到真华胥。

忆昨泛莲日,选胜邀朋徒。

摩挲岩上刻,慨仰赵与朱。

举觞酹且盟,一节期终初。

重来三十年,恍如隔朝晡。

并游四五人,存者独老癯。

有怀子陈子,感叹为欷歔。

子抱明月终,我方长涂趋。

颠踣惧不免,儆省当何如。

愿言祝同社,著力相携扶。

禅伯亦可人,新结峰顶庐。

老我故倦游,轩冕非所娱。

会须脱尘鞿,来依懒瓒居。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