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昔纪高士,遐哉举逸民。
始知弓旌代,乃有岩壑人。
范子秉兹尚,非病自云贫。
结庐灵山曲,垂竿胥水滨。
绪年习道论,游方狎隐沦。
披裘忽过夏,采药已载春。
雨漂庭下麦,风落甑中尘。
为颂幽贞吉,庶宣皇化淳。
在昔纪高士,遐哉举逸民。
始知弓旌代,乃有岩壑人。
范子秉兹尚,非病自云贫。
结庐灵山曲,垂竿胥水滨。
绪年习道论,游方狎隐沦。
披裘忽过夏,采药已载春。
雨漂庭下麦,风落甑中尘。
为颂幽贞吉,庶宣皇化淳。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高士范子的生活状态与精神追求,展现了其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高尚情操。诗中通过“在昔纪高士,遐哉举逸民”开篇,引出对范子的赞美,强调其不同于常人的独特之处。接着,“始知弓旌代,乃有岩壑人”两句,巧妙地将范子与传统文人士大夫的仕途之路相对比,突出了范子选择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决绝态度。
“范子秉兹尚,非病自云贫”点明范子的志趣所在,他并非因病而隐,而是出于内心的追求,甘愿过着简朴的生活。接下来,“结庐灵山曲,垂竿胥水滨”描绘了范子居住环境的清幽与宁静,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活简单却充满诗意。
“绪年习道论,游方狎隐沦”表明范子不仅在物质上追求简朴,在精神层面也深研道学,与隐士为伍,寻求心灵的解脱与自由。最后,“披裘忽过夏,采药已载春”以生动的细节展现了范子生活的日常,无论是夏季的突然到来,还是春季的采药活动,都充满了自然的韵律与生命的活力。
“雨漂庭下麦,风落甑中尘”则通过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反映了范子生活的简朴与与世无争的态度。尽管外界环境多变,但他的内心世界却保持着平静与纯净。“为颂幽贞吉,庶宣皇化淳”表达了对范子高尚品德的赞颂,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希望社会风气能够更加淳朴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范子生活状态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于理想人格和社会理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