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恒不得志,旷然兴遐思。
遐思在三山,仙侣与追随。
或跨白鹿行,或挟胎禽嬉。
沆瀣可供饭,紫芝以充饥。
洞壑何閒閒,彷佛云霞栖。
学道恨太晚,全真方自兹。
安能靡尘踪,熬蚁无休期。
堂上考鼓钟,行乐当及时。
达者信其说,徒为愚者嗤。
居恒不得志,旷然兴遐思。
遐思在三山,仙侣与追随。
或跨白鹿行,或挟胎禽嬉。
沆瀣可供饭,紫芝以充饥。
洞壑何閒閒,彷佛云霞栖。
学道恨太晚,全真方自兹。
安能靡尘踪,熬蚁无休期。
堂上考鼓钟,行乐当及时。
达者信其说,徒为愚者嗤。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吴应雷所作的《感怀三首》之三,通过描绘一个理想化的仙境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超脱世俗束缚的向往以及对及时行乐、享受生活的态度。
首句“居恒不得志,旷然兴遐思”点明了诗人的内心状态——虽身处尘世却常感不得志,于是产生了对远方仙境的遐想。接下来,“遐思在三山,仙侣与追随”描绘了诗人想象中的仙境,三山(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是神仙居住的地方,与仙人相伴,远离尘嚣。
“或跨白鹿行,或挟胎禽嬉”展现了仙境中自由自在的生活情景,诗人想象自己能够骑着白鹿,或是与奇异的鸟儿玩耍,充满了浪漫和神秘色彩。“沆瀣可供饭,紫芝以充饥”则进一步描绘了仙境中的自然食物,如清晨露水和紫色的灵芝,既健康又充满神秘感。
“洞壑何閒閒,彷佛云霞栖”描述了仙境中的山洞和云雾缭绕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学道恨太晚,全真方自兹”表达了诗人对未能早些追求道家修行的遗憾,同时也表明了他决心从此追求精神上的纯净和真实。
最后,“安能靡尘踪,熬蚁无休期”表达了诗人不愿被尘世束缚,不希望像蚂蚁一样忙碌一生,而是渴望自由和超脱。“堂上考鼓钟,行乐当及时”则强调了及时行乐、享受生活的态度,认为人生短暂,应该珍惜当下,尽情享受生活之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以及对精神自由和及时行乐的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个人精神世界和生活态度的独特思考。
控景始晖津,飞飙登上清。
云台郁峨峨,阊阖秀玉城。
晨风鼓丹霞,朱烟洒金庭。
绿蕊粲玄峰,紫华岩下生。
庆云缠丹炉,炼玉飞八琼。
晏眄广寒宫,万椿愈童婴。
龙旗启灵电,虎旗徵朱兵。
高真回九曜,洞观均潜明。
谁能步幽道,寻我无穷龄。
猃狁背天德,构乱扰邦畿。
戎车震朔野,群帅赞皇威。
将士齐心旅,感义忘其私。积势如?弩,赴节如发机。
嚣声动山谷,金光曜素晖。
挥戟陵劲敌,武步蹈横尸。
鲸鲵皆授首,北土永清夷。
昔往冒隆暑,今来白雪霏。
征夫信勤瘁,自古咏采薇。
收荣于舍爵,燕喜在凯归。
昔在西京时,朝野多欢娱。
蔼蔼东都门,群公祖二疏。
朱轩曜金城,供帐临长衢。
达人知止足,遗荣忽如无。
抽簪解朝衣,散发归海隅。
行人为陨涕,贤哉此大夫。
挥金乐当年,岁暮不留储。
顾谓四座宾,多财为累愚。
清风激万代,名与天壤俱。
咄此蝉冕客,君绅宜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