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暮同云作,叆靅迷郊甸。
清晨望觚棱,玉华先集霰。
绥绥势渐添,漫漫远难辨。
点树作琼葩,羃瓦成银殿。
篆凝猊炉烟,漏数莲壶箭。
泼乳瀹绿牙,裁诗思白战。
卜岁盼麦田,遗蝗迹应遣。
祁寒念茅屋,冻鸱衣岂办。
忧喜每相萦,遑命兔园宴。
朝暮同云作,叆靅迷郊甸。
清晨望觚棱,玉华先集霰。
绥绥势渐添,漫漫远难辨。
点树作琼葩,羃瓦成银殿。
篆凝猊炉烟,漏数莲壶箭。
泼乳瀹绿牙,裁诗思白战。
卜岁盼麦田,遗蝗迹应遣。
祁寒念茅屋,冻鸱衣岂办。
忧喜每相萦,遑命兔园宴。
此诗描绘了初雪降临的情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从清晨到日间的雪景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多种情感与思考。
首句“朝暮同云作,叆靅迷郊甸”描绘了晨起时分,天空布满浓厚的云层,使得郊野一片迷茫的景象。接着,“清晨望觚棱,玉华先集霰”则转而描写在宫殿高耸的视角下,雪花首先凝聚成霰珠,预示着雪的到来。随后,“绥绥势渐添,漫漫远难辨”描述了雪花逐渐增多,覆盖大地,远处的景物变得模糊不清。接下来的几句“点树作琼葩,羃瓦成银殿”将视线转向自然景观,雪花点缀树木如琼花绽放,覆盖屋顶如银殿般闪耀,形象生动地展现了雪后的美丽景象。
“篆凝猊炉烟,漏数莲壶箭”则将目光转向室内,炉烟凝结,时间流逝,莲花形的水壶中滴漏声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寒意的氛围。紧接着,“泼乳瀹绿牙,裁诗思白战”描绘了诗人面对如此美景,灵感涌现,欲以诗歌来表达心中的感受,但又因雪的洁白而陷入深思,仿佛在进行一场关于雪的白纸黑字的战斗。
最后,“卜岁盼麦田,遗蝗迹应遣。祁寒念茅屋,冻鸱衣岂办。忧喜每相萦,遑命兔园宴。”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到来的冬季的忧虑与期待,希望今年能有一个好收成,消除去年的蝗灾影响;同时,也担忧寒冷天气对简陋茅屋和居住其中的人们的影响,以及自己内心的忧喜交织,难以享受寻常的宴乐。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生活实际问题的关怀,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人文关怀。
静巷无来客,深居不出门。
铺沙盖苔面,扫雪拥松根。
渐暖宜闲步,初晴爱小园。
觅花都未有,唯觉树枝繁。
地润东风暖,闲行踏草芽。
呼童遣移竹,留客伴尝茶。
溜滴檐冰尽,尘浮隙日斜。
新居未曾到,邻里是谁家?
卢贾汝南周元范兰陵萧悦清河崔求东莱刘方舆同游恩德寺之泉洞竹石籍甚久矣及兹目击果惬心期因自嗟云到郡周岁方来入寺半日复去俯视朱绶仰睇白云有愧于心遂留绝句云水埋藏恩德洞,簪裾束缚使君身。
暂来不宿归州去,应被山呼作俗人。
因君知非问,诠较天下事。
第一莫若禅,第二无如醉。
禅能泯人我,醉可忘荣悴。
与君次第言,为我少留意。
儒教重礼法,道家养神气。
重礼足滋彰,养神多避忌。
不如学禅定,中有甚深味。
旷廓了如空,澄凝胜于睡。
屏除默默念,销尽悠悠思。
春无伤春心,秋无感秋泪。
坐成真谛乐,如受空王赐。
既得脱尘劳,兼应离惭愧。
除禅其次醉,此说非无谓。
一酌机即忘,三杯性咸遂。
逐臣去室妇,降虏败军帅。
思苦膏火煎,忧深扃锁秘。
须凭百杯沃,莫惜千金费。
便似罩中鱼,脱飞生两翅。
劝君虽老大,逢酒莫回避。
不然即学禅,两途同一致。
吴中好风景,八月如三月。
水荇叶仍香,木莲花未歇。
海天微雨散,江郭纤埃灭。
暑退衣服干,潮生船舫活。
两衙渐多暇,亭午初无热。
骑吏语使君,正是游时节。
吴中好风景,风景无朝暮。
晓色万家烟,秋声八月树。
舟移管弦动,桥拥旌旗驻。
改号齐云楼,重开武丘路。
况当丰熟岁,好是欢游处。
州民劝使君,且莫抛官去。
连夜江云黄惨澹,平明山雪白模糊。
银河沙涨三千里,梅岭花排一万株。
北市风生飘散面,东楼日出照凝酥。
谁家高士关门户,何处行人失道途。
舞鹤庭前毛稍定,捣衣砧上练新铺。
戏团稚女呵红手,愁坐衰翁对白须。
压瘴一州除疾苦,呈丰万井尽欢娱。
润含玉德怀君子,寒助霜威忆大夫。
莫道烟波一水隔,何妨气候两乡殊。
越中地暖多成雨,还有瑶台琼树无。
忽忽心如梦,星星鬓似丝。
纵贫长有酒,虽老未抛诗。
俭薄身都惯,疏顽性颇宜。
饭粗餐亦饱,被暖起常迟。
万里归何得,三年伴是谁?
华亭鹤不去,天竺石相随。
[余罢杭州,得华亭鹤、天竺石同载而归。
]王尹贳将马,田家卖与池。
开门闲坐日,绕水独行时。
懒慢交游许,衰羸相府知。
官寮幸无事,可惜不分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