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延州柳湖·其二》
《延州柳湖·其二》全文
宋 / 沈括   形式: 古风

汉使雕阴道,秦关白翟宫。

山川红旆里,日明翠微中。

社后寒犹峭,春残草木浓。

花前江国兴,并觉此时同。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延州柳湖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首句“汉使雕阴道,秦关白翟宫”以历史遗迹开篇,暗示着这片土地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底蕴。接着,“山川红旆里,日明翠微中”两句,将视线转向自然风光,红旆(旗帜)点缀在山川之间,阳光透过翠绿的植被,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生机勃勃的画面。

“社后寒犹峭,春残草木浓”则转而描写季节变换,虽已过了春社时节,但寒意未尽,草木却依然茂盛,展现出春天的余韵。最后,“花前江国兴,并觉此时同”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喜爱和共鸣,仿佛置身于花前的江国之中,感受到了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心境也随之愉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延州柳湖独特的自然美和人文气息,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热爱与赞美。

作者介绍
沈括

沈括
朝代:宋   字:存中   号:梦溪丈人   籍贯:北宋浙江杭州钱塘县(今浙江杭州)   生辰:公元1031~1095年

沈括(1031—1095),字存中,号梦溪丈人,汉族,浙江杭州钱塘县人,北宋政治家、科学家。沈括出身于仕宦之家,幼年随父宦游各地。嘉祐八年(1063年),进士及第,授扬州司理参军。宋神宗时参与熙宁变法,受王安石器重,历任太子中允、检正中书刑房、提举司天监、史馆检讨、三司使等职。元丰三年(1080年),出知延州,兼任鄜延路经略安抚使,驻守边境,抵御西夏,后因永乐城之战牵连被贬。
猜你喜欢

访刘山人不值·其一

主人三径草堂斜,稚子开门劝吃茶。

自有白云看好客,不妨红叶满贫家。

(0)

为南海钟侍御题金台遥祝卷·其一

游子承恩出禁闱,高堂华发照春晖。

潘舆自不随骢马,莱綵何妨舞绣衣。

江鲤一从天上寄,台乌长绕日南飞。

即今婺女遥相望,柱史星光近太微。

(0)

病苏忆王徐二子

伏枕高楼白日徂,梦回春色杳相扶。

风流转觉中原尽,海岳惊看我辈孤。

寒雪千山双鬓老,浮云万里尺书无。

也知俱壮观涛兴,只是漂零不可呼。

(0)

和余德甫江上杂咏

城下春江绕户斜,谁开三径俯龙沙。

客携彭泽先生酒,人指南州孺子家。

一剑寒光摇北斗,西山秋色送云霞。

只今海内无同调,高枕从君老物华。

(0)

杪秋登太华山绝顶·其三

太华高临万里看,中原秋色更漫漫。

振衣瀑布青云湿,倚剑明星白日寒。

东走峰阴摇砥柱,西来紫气属长安。

自怜綵笔惊人在,只尺天开谒帝难。

(0)

同子与登湖上台

大漠苍苍鸿雁回,中原极目思悠哉。

白云双阙湖边出,落日西山树杪来。

词客百年相对酒,秋阴万里共登台。

侧身戎马过逢地,城柝朝闻角暮哀。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