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丹霞澹长老六十初度》
《丹霞澹长老六十初度》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如来寿量付何人,涌出因缘劫外春。

只少六年称弟子,却于五位定君臣。

临机输汝棒能疾,得意惭予道未亲。

且喜分身还集处,端然宝塔露全身。

(0)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思想为背景,通过对比与自我反思,表达了对修行者生命意义和修行过程的独特见解。

首联“如来寿量付何人,涌出因缘劫外春”以佛教中的如来(即佛)寿命之长,引出生命的无限可能性,同时将“涌出因缘”比喻为生命中不断涌现的机遇与挑战,暗示了修行者在无尽的时间流中寻找自我超越的过程。

颔联“只少六年称弟子,却于五位定君臣”运用了禅宗中的“六祖”和“五位真性”的概念,指出修行者在追求真理的路上,可能只差一点点就能成为真正的弟子,而在修行的层次上,能够达到“定君臣”的境界,即内心秩序与外在行为的和谐统一。

颈联“临机输汝棒能疾,得意惭予道未亲”则进一步阐述了修行过程中面对挑战时的态度与自我反省。这里“临机输汝棒能疾”可能是指在关键时刻,修行者能够迅速作出正确的抉择或行动,而“得意惭予道未亲”则表达了即使在得意之时,修行者也应保持谦逊,认识到自己与真理之间的距离,以及修行之路的漫长与艰难。

尾联“且喜分身还集处,端然宝塔露全身”以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体验与感悟,最终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清明,仿佛宝塔中的佛像,完整地展现了自己的精神世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修行者生命旅程的深刻思考,展现了禅宗哲学中关于生命意义、自我超越、以及修行过程中的挑战与成长的主题,富有哲理性和启发性。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偶成

坐对苍松独远思,岂堪吾世更陈辞。

未遑终食恒三叹,何待将归有五噫。

放眼尚难嵇叔夜,俱飞宁与李骞期。

生平越石轻相许,不似卢谌昔赠诗。

(0)

宫词·其二

元宵时雨赏宫梅,恭请光尧寿圣来。

醉里君王扶上辇,銮舆半仗点灯回。

(0)

菩萨蛮·其三

冰肌玉衬香绡薄。无言独倚阑干角。相见又还休。

可堪归去愁。碧波溪上路。几阵黄昏雨。

归去断人肠。纱厨枕簟凉。

(0)

未至池阳五里有齐山寺寺后岩石巉然缘崖而上绝顶有翠微亭即杜樊川九日携壶地也自亭而西憩集仙洞

泉石吾膏肓,佳处每忘返。

携壶上翠微,一雨秋政晚。

千岩如献状,秀色叠层巘。

缘云梯径入,危磴石偃蹇。

洞户访真仙,丹成骨已换。

羽化今几年,鸾鹄若在眼。

(0)

代别张宪·其二

老去安为客,春来不著家。

江湖遂良觌,身世入长嗟。

处死宁无地,谋生信有涯。

分携感时节,杨柳又藏鸦。

(0)

与金陵傅漕余预乡荐时傅兄持文衡·其一

著作承明近玉堂,云何持节尚为郎。

运储巧思蜀诸葛,揽辔澄清汉范滂。

自昔谋猷资启沃,于今军国欠平章。

商岩事业公须继,好趁春风朝未央。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