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对苍松独远思,岂堪吾世更陈辞。
未遑终食恒三叹,何待将归有五噫。
放眼尚难嵇叔夜,俱飞宁与李骞期。
生平越石轻相许,不似卢谌昔赠诗。
坐对苍松独远思,岂堪吾世更陈辞。
未遑终食恒三叹,何待将归有五噫。
放眼尚难嵇叔夜,俱飞宁与李骞期。
生平越石轻相许,不似卢谌昔赠诗。
这首诗是清末近现代初期诗人黄节的作品,名为《偶成》。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与对友人的思念之作。
"坐对苍松独远思,岂堪吾世更陈辞。"
这两句表明诗人坐在苍古的松树前,陷入了深沉的遥远思考中,感到自己的时代已经过时,不愿再用陈旧的话语来表达自己。
"未遑终食恒三叹,何待将归有五噫。"
这里描绘诗人在日落时分,面对即将结束的一餐,频繁地叹息,内心充满了对远方归途的期待和不舍。
"放眼尚难嵇叔夜,俱飞宁与李骞期。"
这两句通过提及嵇康(嵇叔)与夜郎自大之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志同道合之士的怀念和向往,同时也希望自己能像宁戚、李骞那样自由飞翔。
"生平越石轻相许,不似卢谌昌赠诗。"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并且认为这种关系不需要通过诗歌来强调和证明,区别于古代文人卢谌在某个早晨赠送诗作以表达情意。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的孤独感、时光流逝的无奈以及对友谊深沉的情怀。
霜天警夜鸿,道远有遗音。
迢迢江水深,不隔离人心。
我有同门友,抗志发高吟。
晨夜惇古欢,寄托良亦深。
岁阑将告归,恻怆不自禁。
贻我一篇诗,飒然披素襟。
感此拳拳意,薄德难为任。
愿借西北风,报以双南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