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雪消添晚汲,山中日出欠晨炊。
先生茅屋春犹早,只有阶前碧草知。
林下雪消添晚汲,山中日出欠晨炊。
先生茅屋春犹早,只有阶前碧草知。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雪后的宁静景象与隐居生活的简朴情趣。首句“林下雪消添晚汲”,描绘了雪融化后,林间小径旁,晚汲水的情景,暗示着环境的清幽与时间的流逝。次句“山中日出欠晨炊”,则展现了山中日出时分,炊烟未起的景象,突出了隐居生活的闲适与与世隔绝之感。第三句“先生茅屋春犹早”,通过称谓“先生”和描述其居住的茅屋,以及强调“春犹早”,不仅体现了对隐士生活状态的赞美,也暗含了对春天早至的惊喜。最后一句“只有阶前碧草知”,以“碧草”作为知音,形象地表达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对隐居者情感的理解,增添了诗作的意境深度。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简朴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昨日射虎南山颠,悲风萧萧眼力穿。
今日射虎北山下,虎血溅衣山路夜。
朝朝射虎无空归,家人望断孤云飞。
度岭踰山弓力健,虎肉共分不辞远。
府司帖下问虎皮,高枕髑髅醉不知。
虎昔咆哮百兽走,一死宁知在君手。
鼻端出火耳生风,拔剑起舞气如虹。
昨夜空村见渔火,牛羊不牧犬长卧。
作诗赠君毛发寒,烦君为我谢上官。
君不见昔日刘昆称长者,虎北渡河不须射。
缓摇鞭,销魂桥上留连。
恰春波、鸭头新绿,仓皇便买吴船。
就华堂、溶溶寿酒,作绣陌、草草离筵。
倾盖论交,分襟怨别,春风秋月仅经年。
都门道、纷纷轻薄,馀子政堪怜。
夫君妙,心期湖海,意气云天。
便明朝、拂衣径去,天涯幽恨无边。
暮维舟、沙鸥飏雪,春市酒、淮柳垂烟。
绿水迢迢,青山隐隐,浙江云拥洞房仙。
对西湖、烟浓雨淡,少少占芳妍。
归来好,扶摇九万,水击三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