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上天竺》
《上天竺》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绝巘盘纡入紫烟,上方疏磬礼金仙。

慈云不动初禅地,水月空明自在天。

九里古松龙鬣尽,六时清梵鸟音传。

此生流浪逢多难,硕洒杨枝大士前。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天竺山的壮丽景色与宁静氛围,诗人彭孙贻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之美与宗教之静谧融合一体。

首联“绝巘盘纡入紫烟,上方疏磬礼金仙”,开篇即展现了一幅山峰蜿蜒、烟雾缭绕的景象,仿佛通往仙境的道路。接着,“上方疏磬礼金仙”一句,点明了此处是供奉神灵之地,通过轻柔的钟声表达对神灵的敬仰与膜拜。

颔联“慈云不动初禅地,水月空明自在天”,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环境的平和与神圣。慈云象征着慈悲与祥和,不动则暗示了内心的宁静;水月空明则展现了清澈透明的自然景观,与“自在天”相呼应,表达了人在自然与神灵面前的自由与超脱。

颈联“九里古松龙鬣尽,六时清梵鸟音传”,通过九里长的古松与鸟儿在清晨六时的清唱,营造出一种古老而生机勃勃的氛围。古松象征着时间的久远与生命的坚韧,而鸟鸣则增添了自然界的活力与和谐。

尾联“此生流浪逢多难,硕洒杨枝大士前”,诗人感叹自己一生漂泊,历经磨难,最终在大士(可能指观音菩萨)面前寻求解脱与慰藉。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宗教信仰的深切依赖与渴望得到心灵庇护的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邃的哲思,展现了天竺山的自然美景与宗教精神的交融,以及诗人内心深处的思考与情感寄托。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贻里中同志

乡里为儒者,唯君见我心。

诗书常共读,雨雪亦相寻。

贫贱志气在,子孙交契深。

古人犹晚达,况未鬓霜侵。

(0)

救生寺望春寄畅当

东西南北望,望远悲潜蓄。

红黄绿紫花,花开看不足。

今年与子少相随,他年与子老相逐。

(0)

赠衡岳隐禅师

旧住衡州寺,随缘偶北来。

夜禅山雪下,朝汲竹门开。

半偈传初尽,群生意未回。

唯当与樵者,杖锡入天台。

(0)

司勋王郎中宅送韦九郎中往濠州

怜尔因同舍,看书似外家。

出关逢落叶,傍水见寒花。

送远添秋思,将衰恋岁华。

清淮倍相忆,回首莫令赊。

(0)

下第后屏居书怀寄张侍御

刖足岂一生,良工隔千里。

故山彭泽上,归梦向汾水。

低催神气尽,僮仆心亦耻。

未达谁不知,达者多忘此。

行年忽已壮,去老年更几。

功名如不彰,身殁岂为鬼。

才看芳草歇,即叹凉风起。

骢马未来朝,嘶声尚在耳。

(0)

贻友人喻坦之

从容心自切,饮水胜衔杯。

共在山中长,相随阙下来。

脩身空有道,取事各无媒。

不信升平代,终遗草泽才。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