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住衡州寺,随缘偶北来。
夜禅山雪下,朝汲竹门开。
半偈传初尽,群生意未回。
唯当与樵者,杖锡入天台。
旧住衡州寺,随缘偶北来。
夜禅山雪下,朝汲竹门开。
半偈传初尽,群生意未回。
唯当与樵者,杖锡入天台。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自然中的宁静生活和心灵的自在。"旧住衡州寺,随缘偶北来"表明诗人曾经居住在一个名为衡州的寺庙中,并且是顺应命运的安排偶尔向北行走。这两句通过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诗人的生活轨迹和他的禅意境界。
接下来的"夜禅山雪下,朝汲竹门开"则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显示了诗人与大自然的紧密联系。夜晚在雪地中修行禅定,清晨则是从竹林间取水,这些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生活状态。
"半偈传初尽,群生意未回"这两句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们对于禅定修行的不理解或忽略。"唯当与樵者,杖锡入天台"则表达了诗人选择与樵夫(砍柴的人)为伍,用手杖和斧头进入天台山区,这里的"天台"象征着精神的高度和清净之地。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自然、世俗与禅定,表达了诗人对于超然物外的向往,以及追求内心世界的平静和纯粹。语言简洁而深刻,意境悠长而淡远,是一首充满禅意和哲思的佳作。
山色望中好,□□□□清。
连峰叠巘极目,高下与云平。玉洞沈沈何处。
隐映一溪烟树。倒影碧波□。
唤起骖鸾客,丹灶夜光横。□霞卷,风露滴,月华明。
佳人为我,垂手凄怨理秦筝。千载虹桥新路。
依约幔亭歌舞。一醉话浮生。
但得尊盈酒,莫问世间名。
初疑山遥遥,不知日车永。
杖藜起衰病,适此氛翳屏。
北山喜觌面,倒屣客不领。
欢然呼断桥,快扫风柳影。
扁舟载幽具,二面纳倒景。
荷香已坐足,不待花破颖。
潜鱼出银刀,盈月上金饼。
琴间得新弄,棋醉有新警。
长笛者谁欤,喧静同一境。
行歌带亦适,还坐烛初耿。
吾曹困重阴,湿处混蛙黾。
忽逢天宇宽,况此星斗冷。
酒为河朔倾,大胜汲寒井。
诗成西园句,浩若转脩绠。
君看万象色,回首森已暝。
吾欢岂异兹,瓶罄勿三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