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向何处,插羽逐征东。
夷落人烟迥,王程鸟路通。
江流回涧底,山色聚闽中。
君去凋残后,应怜百越空。
扬帆向何处,插羽逐征东。
夷落人烟迥,王程鸟路通。
江流回涧底,山色聚闽中。
君去凋残后,应怜百越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作品,名为《送乔判官赴福州》。从诗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离去友人的惆怅和不舍。
“扬帆向何处,插羽逐征东。” 这两句开篇便设定了一种离别的情境。帆船扬起,向着遥远的东方前进,给人以一种无限的憧憬。而“插羽”则是古代行军时用羽毛标记道路的做法,这里借指乔判官赴福州之行,征途不易。
“夷落人烟迥,王程鸟路通。”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边远荒凉的景象。人烟稀少,只有鸟儿在林间穿梭自如,这种对比强化了乔判官离去后的孤独和寂寞。
“江流回涧底,山色聚闽中。” 这两句则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江水曲折流入深涧之中,而山色在闽中积聚,营造出一种幽深静谧的氛围。
“君去凋残后,应怜百越空。”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乔判官离去后的感伤。乔判官一走,留下的是凋零的花草和空旷的大地,这里的“百越”指代福建地区,而“空”则是对朋友离去后的孤独与哀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对行者征途不易和离别之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
我昔游青原,闻子庐沧洲。
近瞰芙蓉山,遥睇大江流。
绕屋植嘉木,开轩面良畴。
繁阴夺炎夏,爽气回高秋。
庭除鸟雀静,白日人事幽。
牙签积架上,缥帙盈案头。
讲诵穷昼夜,奋力追前脩。
群言极探索,小大悉搜求。
藏脩既有时,俛仰随所由。
朝吟倚苍竹,夕览登高楼。
援琴酌白酒,盍簪聚朋俦。
抽毫落风雨,挥剑拂斗牛。
一朝齿乡校,战艺即见收。
高举薄霄汉,远览帝王州。
匡时展经术,所志在伊周。
清华职论思,秉笔赞鸿猷。
步趋迩禁闼,顾问纡宸旒。
侍从十五载,荷蒙恩宠优。
去年省桑梓,偶得寻旧丘。
徘徊抚林木,感叹非昔游。
沧波去浩浩,白云日悠悠。
鹿门未有期,小山不可留。
临风驻遐想,怅恍增烦忧。
因之寄图画,聊复写绸缪。
尚期返初服,白首同归休。
《长林书屋为学士胡公赋》【明·金幼孜】我昔游青原,闻子庐沧洲。近瞰芙蓉山,遥睇大江流。绕屋植嘉木,开轩面良畴。繁阴夺炎夏,爽气回高秋。庭除鸟雀静,白日人事幽。牙签积架上,缥帙盈案头。讲诵穷昼夜,奋力追前脩。群言极探索,小大悉搜求。藏脩既有时,俛仰随所由。朝吟倚苍竹,夕览登高楼。援琴酌白酒,盍簪聚朋俦。抽毫落风雨,挥剑拂斗牛。一朝齿乡校,战艺即见收。高举薄霄汉,远览帝王州。匡时展经术,所志在伊周。清华职论思,秉笔赞鸿猷。步趋迩禁闼,顾问纡宸旒。侍从十五载,荷蒙恩宠优。去年省桑梓,偶得寻旧丘。徘徊抚林木,感叹非昔游。沧波去浩浩,白云日悠悠。鹿门未有期,小山不可留。临风驻遐想,怅恍增烦忧。因之寄图画,聊复写绸缪。尚期返初服,白首同归休。
https://shici.929r.com/shici/T4IAmvvP1.html
日照东南隅,门有车马宾。
飞盖映华毂,高鞍镂素银。
别我将有适,念我夙所亲。
山川万里途,远行多苦辛。
何以赠暌违,承流贵及民。
谦谦君子德,恂恂长者仁。
恶旨好善言,昔有大圣人。
稽古以力行,敬哉愿书绅。
蜀路连云知几许,策勤斯道耐寒暑。
拨开云雾睹青天,仍与孤云为伴侣。
布慈云,施法雨,竿木随身能作主。
德云不在妙高峰,此去逢人休错举。
天风清,江月明,月巢野鹤梦初醒。
门庭施设谈玄者,犹较石霜半月程。
常独步,常独行,三更月下迎空生。
回首广寒何处是,桂轮皎皎临沧瀛。
曹溪水,通一滴,容纳百川流不息。
黄金灵骨今犹在,白浪滔天无处觅。
觌面提,当机疾,华亭船子抛篙直。
截断众流达本源,瞿唐三峡连天碧。
肩鈯斧,上青山,峭壁颠崖不可攀。
欲识洞山分五位,须知兜率设三关。
人亦闲,境亦闲,萧条茅屋两三间。
五湖云月谁消得,万里溪山独往还。
《雪月溪山歌送天然道首座归蜀》【明·觉澄】蜀路连云知几许,策勤斯道耐寒暑。拨开云雾睹青天,仍与孤云为伴侣。布慈云,施法雨,竿木随身能作主。德云不在妙高峰,此去逢人休错举。天风清,江月明,月巢野鹤梦初醒。门庭施设谈玄者,犹较石霜半月程。常独步,常独行,三更月下迎空生。回首广寒何处是,桂轮皎皎临沧瀛。曹溪水,通一滴,容纳百川流不息。黄金灵骨今犹在,白浪滔天无处觅。觌面提,当机疾,华亭船子抛篙直。截断众流达本源,瞿唐三峡连天碧。肩鈯斧,上青山,峭壁颠崖不可攀。欲识洞山分五位,须知兜率设三关。人亦闲,境亦闲,萧条茅屋两三间。五湖云月谁消得,万里溪山独往还。
https://shici.929r.com/shici/chPI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