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从赤松,英名照千古。
汾阳誓许国,金章列茅土。
身负间世才,进退皆得所。
斥鴳拟鹍鹏,雷门持布鼓。
且复安其生,无为重劳苦。
张良从赤松,英名照千古。
汾阳誓许国,金章列茅土。
身负间世才,进退皆得所。
斥鴳拟鹍鹏,雷门持布鼓。
且复安其生,无为重劳苦。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黄淮所作的《拟古十二首》中的第十二首,主题是对历史人物张良的赞扬和对其人生选择的评价。诗中提到张良追随赤松子这样的仙人,暗示他超凡的智谋和不凡的出身。"汾阳誓许国"可能指的是张良在汾阳之地立下效忠国家的誓言,"金章列茅土"则描绘了他因功勋而被封赏的场景。
诗中称赞张良具有非凡的才能,在进退之间都能找到适宜的位置,显示出他的智慧和应变能力。接下来的"斥鴳拟鹍鹏"运用了比喻,将目光短浅的斥鴳与志向远大的鹍鹏相对比,赞美张良的远大抱负。"雷门持布鼓"则借典故表达张良的勇气和决心,如同在雷门前击鼓,声震四方。
最后两句"且复安其生,无为重劳苦"表达了对张良淡泊名利、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的肯定,认为他选择过平静的生活,不追求过多的功名,这种选择体现了他的高尚情操。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赞颂张良的传奇经历和高尚品质,展现了作者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