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枕邯郸午梦醒,好风吹信入轩棂。
溟抟六月鹏先化,胎孕千年鹤已灵。
气囿阴阳元有数,道超天地妙无形。
何时共作缑山隐,滴露松萝写易经。
一枕邯郸午梦醒,好风吹信入轩棂。
溟抟六月鹏先化,胎孕千年鹤已灵。
气囿阴阳元有数,道超天地妙无形。
何时共作缑山隐,滴露松萝写易经。
此诗语言流畅,意境辽阔,充分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道法的高远志趣。
首句“一枕邯郸午梦醒”以一个午睡中的梦境开篇,邯郸为战国时期赵国都城,今河北邯郸市,这里象征着古老文化和悠久历史。接着“好风吹信入轩棂”,则描绘了一种清新自然的景象,“好风”暗示着吉祥之气,“轩棂”指宫殿中的窗棂,诗人通过这两句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期待。
第三、四句“溟抟六月鹏先化,胎孕千年鹤已灵”,则引入了一种神秘而超脱的意境。“溟抟”指云气汇聚,“六月”可能象征着时光的流转或自然界的变化,“鹏先化”暗示了道家的变化与超脱,接下来的“胎孕千年鹤已灵”则更深入地描绘了一种长生久视、与世隔绝的境界。
最后两句“气囿阴阳元有数,道超天地妙无形。何时共作缑山隐,滴露松萝写易经”,诗人表达了对宇宙规律和阴阳变化的理解,以及对道家哲学的追求。“缑山隐”指隐逸于深山之中,“滴露松萝写易经”则是说在清幽的环境中研读《易经》,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合一的生活状态。
诗中的意象丰富,境界开阔,每个字句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考。
寻山佳兴发,一夜渡江月。
首到庐江元放家,水洞清光数毫发。
爱之便欲久栖息,又闻灵仙之境敞金阙。
清风吹我衣,不觉过皖溪。
危梁千步玉虹卧,松行十里青龙归。
烟霞绕脚变明晦,忽见殿阁铺琉璃。
重檐却在迥汉上,倚栏俯视白日低。
虚庭自作箫籁响,屋角更无飞鸟飞。
霓幡重重蔽真御,彷佛遥见星文垂。
长廊纱笼绝笔画,老龟稳载青瑶碑。
更逢逍遥不死客,齿清发翠桃花肌。
箫台可到亦非远,云间况有白鹿骑。
细窥绝景辄大笑,吾曹何事尘中为。
安得良田三百亩,可以饱我妻与儿。
长年只在名山里,万事纷纷都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