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上元者,俗以侈升平。
汉用方士说,祠祭夜达明。
爇炬或始此,游观实何名。
年登庶事遂,春早芳意萌。
冶妆饰粉黛,豪奏喧丝笙。
愚玩夺稚魄,淫窥荡狂情。
天宝覆唐都,宣和倾汴京。
词人丽唱在,物极良足惊。
一隅颇完盛,四运遄代更。
戍守列万里,镇防连百城。
崛起间窃发,交驰事遐征。
昏黑烟火灭,哭声无歌声。
晓雨花信过,夜蟾桂轮清。
时节既如此,焉问阴与晴。
所谓上元者,俗以侈升平。
汉用方士说,祠祭夜达明。
爇炬或始此,游观实何名。
年登庶事遂,春早芳意萌。
冶妆饰粉黛,豪奏喧丝笙。
愚玩夺稚魄,淫窥荡狂情。
天宝覆唐都,宣和倾汴京。
词人丽唱在,物极良足惊。
一隅颇完盛,四运遄代更。
戍守列万里,镇防连百城。
崛起间窃发,交驰事遐征。
昏黑烟火灭,哭声无歌声。
晓雨花信过,夜蟾桂轮清。
时节既如此,焉问阴与晴。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春夜的景象和诗人的内心感受。开篇“所谓上元者,俗以侈升平”直指上元节气氛围之盛大,而“汉用方士说,祠祭夜达明”则透露出古人对此节庆祝活动的信仰与传统。
接下来的“爇炬或始此,游观实何名”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夜晚灯火辉煌、游子观光景象的好奇和疑问。紧接着,“年登庶事遂,春早芳意萌”则描绘出随着岁月流转与春天到来,万物复苏之美好。
“冶妆饰粉黛,豪奏喧丝笙”形容了女性的装扮与音乐的繁华,而“愚玩夺稚魄,淫窥荡狂情”则展示了一种无忧无虑、甚至有些放纵的情感状态。
“天宝覆唐都,宣和倾汴京”两句,则是对历史时期的点滴回忆,通过对比古代盛世与当下的衰败,抒发了诗人对于历史沧桑的感慨。
“词人丽唱在,物极良足惊”表达了诗人对于当下文艺之美好和物质丰富所感到的惊讶。而“一隅颇完盛,四运遄代更”则是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强调了一种历史循环、盛衰更替的哲学思考。
末了,“戍守列万里,镇防连百城”描绘了边塞和军事的严肃景象;“崛起间窃发,交驰事遐征”则展示了一种紧张的外部环境与内心的不安。最后,“昏黑烟火灭,哭声无歌声”表达了战争带来的毁灭和悲凉,而“晓雨花信过,夜蟾桂轮清”则是对自然美景的一种平静书写。
全诗通过对春夜节庆的描绘,以及对于历史、时事的思考,展现了一种复杂的情感和哲理。
冷落韶华,又当禁火,皇州春丽。
神伤奉倩,尘积半床罗绮。
空零乱、麝粉薇浆,镜奁犹剩残膏腻。
任东风浩荡,飘飖素幔,吹人难起。遥睇。青郊外。
正杏粥初调,油车迤逦。轻烟晓散,对此更添憔悴。
忆去年、花满雕栏,凝妆小立晴窗倚。
到而今、细雨梨花,总酿成孤泪。
暖回南陌,正水涨春波,柳舒新碧。
文酒清欢才罢,又归词客。
萧条书剑东风里,醉旗亭、遍看山色。
河梁惆怅,临歧欲赠,绕朝鞭策。忆岭表、徘徊灯夕。
探海月珠江,共寻陈迹。三载烽烟此日,顿殊今昔。
彩舟酬唱同蕉梦,向燕台、重听羌笛。
如君才藻,江湖岁月,漫教虚掷。
怅雨来非旧,老去伤离,曲江朋侣凋谢。
沧海生尘,故人无恙,每共耆英邀社。
三泖烟横,九峰霞起,人娱清夏。
更乌衣、子弟翩翩,不让机云声价。
早见名高洛下,执中原鞭弭,争衡董贾。
愧少不如人,头鬓雪霜惊乍。何日结伴,听渔樵话。
遥忆山中多暇,把酒向、唳鹤滩前,几度樽空灯灺。
黄叶青苔满砌。菊未老、蟹螯犹美。
雪苑邹枚,江东任沈,对酒尚堪同醉。
万家楼阁,在一片、雁鸿声里。太史应占星纬。
不数山阴修禊。
抵掌论文,当筵抽簟,桦烛早堆红泪。夜凉如水。
莫辜负、帝乡高会。
葵扇迎风,榴芳照眼,鹊尾鹧斑香吐。
儿女憨生,争把钗符缀虎。
佩丹砂、乍启清樽,夸益智、竞传角黍。
问江南、金粉山川,波心几许舟飞渡。
惊心云外羽檄,但听潮声里,军船鼙鼓。
绣柱珠帘,一半沉埋歌舞。
登楼赋、王粲愁时,吊湘水、灵均何处。
休辜负、眼底繁华,流年难更数。
百宝灯轮,六街鼓吹,做就繁华。
凤城月满,春到万人家。
多少朱门贵客,张高会、笑拥名娃。
香风送,炉添鹊脑,斗帐低斜。幽兴亦堪夸。
清影里、冻枝绛烛交加。一帘夜色,别自贮烟霞。
小擘乌丝写句,迎人意、暖阁梅花。
闲消受,霜相素盏,春饼芹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