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御园亲耕皇考时屡行之当春举趾兹惟其时率循旧章并劝良农触景兴怀点笔成什》
《御园亲耕皇考时屡行之当春举趾兹惟其时率循旧章并劝良农触景兴怀点笔成什》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古风

姬周肇豳岐,所勤维穑事。

爱土物心臧,八百基由是。

言考三代旋,开国非一致。

岂无仁民君,务农姑且置。

我朝得天下,马上搴旗帜。

创武守以文,耕稼尤留意。

皇祖绘为图,种穫编次第。

皇考耕耤田,岁岁禾双穗。

谓是御园中,朝暮便亲视。

况匪司农掌,毋庸甸人治。

近验雨旸时,遥为仓廪备。

小子承遗教,深惧德弗嗣。

民天念在兹,敢懈肯播志。

时云暮春初,修我耒与耜。

谷种备青箱,服犁曰黄㹀。

既耕亦既种,时雨仰天赐。

讵止劝良农,子弟示勿替。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朝乾隆皇帝在御园亲自耕作的情景,体现了他对于农业的重视和对先辈传统的尊重。诗中提到,从姬周开始,勤于农事就是国家的基础,八百年的基业由此奠定。三代以来,虽然开国方式各异,但仁民爱物之心始终不变。

乾隆皇帝继承了这一传统,在得到天下后,不仅以武力巩固统治,更注重文治,尤其关注农业生产。他将先祖的耕作场景绘制为图,详细记录了播种与收获的过程。他的父亲也在耤田亲自耕作,年年都能获得丰收,这被视为御园中的佳话,每天早晚都亲自查看。

乾隆认为,农业并非仅由司农管理,也不需甸人治理,而是关乎国家根基的大事。他通过观察天气的适时变化,为仓库储备粮食,确保人民的生计。作为继承者,他深知不能辜负先人的教导,不敢懈怠,决心在春日开始,准备农具,播种青箱中的谷种,使用黄㹀犁进行耕作。

在完成耕种之后,他期待着适时的雨水,如同上天的恩赐。他不仅鼓励良农继续努力,也教育自己的子女,不让他们忘记祖先的教诲。通过这样的行为,乾隆展现了他对农业的深厚情感和对国家未来的责任感。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题沛上人松月传心小照读卷中方望溪先生文对雨成十四韵

上人人天师,翻经了三藏。

能参真实义,一洗庸愚障。

桐城方先生,可否素不妄。

颇闻高僧传,结构烦哲匠。

先生既归老,余亦就闲旷。

师意独勤勤,杖策时相访。

朝来出锦囊,小现菩提相。

松风一何清,水月光宕漾。

妙明不染心,幻影证无上。

方耽禅味深,忽骇文澜壮。

恍若韩昌黎,破格赠文畅。

感旧增欷歔,抚卷独惆怅。

夜雨声涔涔,添我秋池涨。

泼墨洒云烟,为师作供养。

(0)

过贾阆仙墓

最爱长江簿,诗篇回绝尘。

吟肩余耸削,文胆独轮囷。

落叶荒祠里,孤坟野水滨。

仙灵如寂寞,应忆孟家邻。

(0)

农家乐

茅结山堂竹结门,何殊老杜住东屯。

投间饭犊依雅舅,乘兴行田看鹤孙。

岁久不烦溪洗耳,睡余喜有酒盈樽。

较晴论雨消长日,自觉山家道味存。

(0)

黔西道中

暗雨黔西路,凌晨结伴行。

马蹄循虎迹,人语杂猿声。

旧里余荒井,空山冷废城。

不毛嗟此地,禁得几鏖兵。

(0)

秋日武冈南楼怀古

南楼高敞碧霄悬,极目平沙没远天。

济水潺湲空日日,野禾离秀自年年。

仙家丹灶荒山里,胜国遗踪夕照前。

千古低徊伤往事,杜鹃啼破早秋烟。

(0)

乘小舟渡江登黄鹤楼

汉上层阴初作雪,目送寒空鸟飞绝。

扁舟一叶横江来,水烟漠漠江天开。

玉笛仙人渺何处,黄鹄矶头仙枣树。

枣花吹落满城香,仙梦依稀武昌住。

武昌城下江水流,武昌城上三重楼。

游入到此不忍去,芳草白云生远愁。

我今亦是江湖客,望远登高头欲白。

不须更访白云楼,击楫中流楚山碧。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