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净慧寺四绝·其三》
《净慧寺四绝·其三》全文
元 / 鲜于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坏壁苍苍上绿苔,笼纱无复护尘埃。

只应枉驾游山客,总为坡仙宝墨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寺荒凉却充满文人雅趣的画面。首句“坏壁苍苍上绿苔”以“坏壁”和“绿苔”勾勒出寺庙历经岁月沧桑的景象,墙壁破败,青苔蔓延,透露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接着,“笼纱无复护尘埃”一句,通过“笼纱”的消失,形象地表现了时光流逝,曾经可能有的装饰或保护已不复存在,寺院显得更加荒寂。

“只应枉驾游山客,总为坡仙宝墨来”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这里提到的“游山客”可能是对访客的泛称,而“坡仙”则是对苏轼的尊称,因为苏轼曾有题字于净慧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只应枉驾游山客”表达了一种遗憾,即那些前来游览的游客或许只是偶然路过,并非特意为了欣赏苏轼的墨宝而来;而“总为坡仙宝墨来”则强调了苏轼书法的魅力,即使在如此荒废的寺庙中,他的墨迹依然吸引着人们前来观赏,成为一处文化胜地。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展现了净慧寺在时间长河中的变迁,以及文化传承的力量,即便环境衰败,但因历史人物的印记,仍能吸引文人墨客,传递出深厚的文化价值。

作者介绍
鲜于枢

鲜于枢
朝代:元

鲜于枢(1246-1302),元代著名书法家。字伯机,晚年营室名“困学之斋”, 自号困学山民,又号寄直老人。祖籍金代德兴府(今张家口涿鹿县),生于汴梁(今河南开封)。汉族,大都(今北京)人,一说渔阳(今北京蓟县)人,先后寓居扬州、杭州。大德六年(1302)任太常典薄。元世祖至元年间以才选为浙东宣慰司经历,后改浙东省都事,晚年任太常典簿。好诗歌与古董,文名显于当时,书法成就最著。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将其列于“词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之中。《新元史》有传。
猜你喜欢

红楼慢.赠太守杨太尉

声慑燕然,势压横山,镇西名重榆塞。

干霄百雉朱阑下,极目长河如带。

玉垒凉生过雨,帘卷晴岚凝黛。

有城头、钟鼓连云,殷春雷天外。长啸,畴昔驰边骑。

听陇底鸣笳,风搴双旆。

霜髯飞将曾百战,欲掳名王朝帝。

锦带吴钩未解,谁识凭栏深意。

空沙场,牧马萧萧晚无际。

(0)

田不伐玉磬歌

田侯玉磬何瑰奇,吴子见之俄朵颐。

宣王石鼓气忽丧,摩挲篆刻还嗟咨。

作止休论惟柷敔,曾窥两阶舞干羽。

常临罍洗荐清庙,获迩天球亲簋簠。

缅怀戛击良匪遥,少师汝曹疑可招。

老儒讵复知肉味,惝恍便欲闻箫韶。

正声初淫器益讹,九州渐渐婴兵戈。

鬼神愤惋莫得秘,直恐世上遭诋诃。

田侯悯我形影孤,明眼常云绝代无。

是事宁殊衲衣底,启齿须逢袒臂胡。

即今陛下圣且仁,律吕从来恶夺伦。

克谐八音有夔在,独惊尧颡如高辛。

人间讵睹荆山璞,珷玞难言合雕琢。

凭君持入古银台,似说太常修雅乐。

(0)

蝶恋花·其一题华山道女扇

北斗秋横云髻影。莺羽衣轻,腰减青丝剩。

一曲游仙闻玉磬。月华深院人初定。

十二阑干和笑凭。风露生寒,人在莲花顶。

睡重不知残酒醒。红帘几度啼鸦暝。

(0)

木兰花慢·其二重游虎丘

步层丘翠莽,□□处、更春寒。

渐晚色催阴,风花弄雨,愁起阑干。惊翰。

带云去杳,任红尘、一片落人间。

青冢麒麟有恨,卧听箫鼓游山。年年。叶外花前。

腰艳楚、鬓成潘。叹宝奁瘗久,青萍共化,裂石空磐。

尘缘。酒沾粉污,问何人、从此濯清泉。

一笑掀髯付与,寒松瘦倚苍峦。

(0)

凤栖梧.甲辰七夕

开过南枝花满院。新月西楼,相约同针线。

高树数声蝉送晚。归家梦向斜阳断。

夜色银河情一片。轻帐偷欢,银烛罗屏怨。

陈迹晓风吹雾散。帘钩空带蛛丝卷。

(0)

赠南丰宰赵虚斋二章·其一

芳鲜桃李花,烨弈春风道。

春风不可名,桃李花自笑。

人闲双睫净,玉立军峰峭。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