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无逸兄下第归》
《闻无逸兄下第归》全文
宋 / 谢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丰林分首各消魂,兄弟伤离况玉昆。

初谓过都留虎脊,又令点额向龙门。

往闻淮北雪花大,归值江南梅雨昏。

欲寄短书无别语,年来花柳自村村。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谢薖所作的《闻无逸兄下第归》。诗中描绘了诗人得知其兄无逸在科举考试中落第后返回家乡的情景,充满了对兄弟离别的哀愁与对未来的担忧。

首句“丰林分首各消魂”,以“丰林”象征兄弟相聚之地,而“分首”则暗示了分别的悲伤,两相对比,表达了离别时的痛苦心情。“兄弟伤离况玉昆”进一步强调了兄弟之间的深情厚谊和离别的哀痛,其中“玉昆”是对兄长的尊称,更添了几分敬意与不舍。

接下来,“初谓过都留虎脊,又令点额向龙门”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科举之路比作“虎脊”与“龙门”,前者艰难险阻,后者则是通往成功的象征。这两句既表达了对兄长参加科举考试的期许,也暗含了对考试结果的忧虑。

“往闻淮北雪花大,归值江南梅雨昏”则通过时空的转换,展现了季节的变化与环境的差异,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命运的不可预测。这里,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人生境遇相联系,增加了诗歌的意境深度。

最后,“欲寄短书无别语,年来花柳自村村”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在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情况下,只能寄托于简短的书信之中,而这些书信中或许只有对兄长的思念与祝福。同时,诗人也借“花柳自村村”这一景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兄弟离别、科举考试、自然景象和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幅充满哀愁与期待的画面,体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谢薖

谢薖
朝代:宋   字:幼盘   号:竹友居士   籍贯: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   生辰:1074~1116

谢薖(kē)(1074~1116)字幼盘,自号竹友居士。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诗人,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谢逸从弟,与兄齐名,同学于吕希哲,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逸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 
猜你喜欢

伤曹娘二首·其一

凤飞楼伎绝,鸾死镜台空。

独怜脂粉气,犹著舞衣中。

(0)

和陆拾遗题谏院松

落落孤松何处寻,月华西畔结根深。

晓含仙掌三清露,晚上宫墙百雉阴。

野鹤不归应有怨,白云高去太无心。

碧岩秋涧休相望,捧日元须在禁林。

(0)

高士咏·其一混元皇帝

玄元九仙主,道冠三气初。

应物方佐命,栖真亦归居。

贻篇训终古,驾景还太虚。

孔父叹犹龙,谁能知所如。

(0)

览古十四首·其一

圣人重周济,明道欲救时。

孔席不暇暖,墨突何尝缁。

兴言振颓纲,将以有所维。

君臣恣淫惑,风俗日凋衰。

三代业遽陨,七雄遂交驰。

庶物坠涂炭,区中若棼丝。

秦皇燎儒术,方册靡孑遗。

大汉历五叶,斯文复崇推。

乃验经籍道,与世同屯夷。

弛张固天意,设教安能持。

(0)

送薛尚书入蜀

卑情不敢论,拜首入辕门。

列郡诸侯长,登朝八座尊。

凝笳临水发,行旆向风翻。

几许遗黎泣,同怀父母恩。

(0)

春晴游寺客,花落闭门僧。香传天下口。

□贵火前名,角开香满室,炉动绿凝铛。

园林将向夕,风雨更吹花。

相思坐溪石,□□□山风。

夕照背高台,残钟残角催。

五老峰前相见时,两无言语各扬眉。

高人爱惜藏岩里,白甀封题寄火前。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