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林分首各消魂,兄弟伤离况玉昆。
初谓过都留虎脊,又令点额向龙门。
往闻淮北雪花大,归值江南梅雨昏。
欲寄短书无别语,年来花柳自村村。
丰林分首各消魂,兄弟伤离况玉昆。
初谓过都留虎脊,又令点额向龙门。
往闻淮北雪花大,归值江南梅雨昏。
欲寄短书无别语,年来花柳自村村。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谢薖所作的《闻无逸兄下第归》。诗中描绘了诗人得知其兄无逸在科举考试中落第后返回家乡的情景,充满了对兄弟离别的哀愁与对未来的担忧。
首句“丰林分首各消魂”,以“丰林”象征兄弟相聚之地,而“分首”则暗示了分别的悲伤,两相对比,表达了离别时的痛苦心情。“兄弟伤离况玉昆”进一步强调了兄弟之间的深情厚谊和离别的哀痛,其中“玉昆”是对兄长的尊称,更添了几分敬意与不舍。
接下来,“初谓过都留虎脊,又令点额向龙门”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科举之路比作“虎脊”与“龙门”,前者艰难险阻,后者则是通往成功的象征。这两句既表达了对兄长参加科举考试的期许,也暗含了对考试结果的忧虑。
“往闻淮北雪花大,归值江南梅雨昏”则通过时空的转换,展现了季节的变化与环境的差异,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命运的不可预测。这里,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人生境遇相联系,增加了诗歌的意境深度。
最后,“欲寄短书无别语,年来花柳自村村”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在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情况下,只能寄托于简短的书信之中,而这些书信中或许只有对兄长的思念与祝福。同时,诗人也借“花柳自村村”这一景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兄弟离别、科举考试、自然景象和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幅充满哀愁与期待的画面,体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洞察。
落落孤松何处寻,月华西畔结根深。
晓含仙掌三清露,晚上宫墙百雉阴。
野鹤不归应有怨,白云高去太无心。
碧岩秋涧休相望,捧日元须在禁林。
圣人重周济,明道欲救时。
孔席不暇暖,墨突何尝缁。
兴言振颓纲,将以有所维。
君臣恣淫惑,风俗日凋衰。
三代业遽陨,七雄遂交驰。
庶物坠涂炭,区中若棼丝。
秦皇燎儒术,方册靡孑遗。
大汉历五叶,斯文复崇推。
乃验经籍道,与世同屯夷。
弛张固天意,设教安能持。
卑情不敢论,拜首入辕门。
列郡诸侯长,登朝八座尊。
凝笳临水发,行旆向风翻。
几许遗黎泣,同怀父母恩。
春晴游寺客,花落闭门僧。香传天下口。
□贵火前名,角开香满室,炉动绿凝铛。
园林将向夕,风雨更吹花。
相思坐溪石,□□□山风。
夕照背高台,残钟残角催。
五老峰前相见时,两无言语各扬眉。
高人爱惜藏岩里,白甀封题寄火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