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青青尚未齐,忽看春色满高低。
陂梅弄影争先舞,叶鸟藏身自在啼。
樵蹻踏云归旧径,渔蓑背雨向前溪。
似知我欲逃轩冕,谈笑相过各有携。
昨日青青尚未齐,忽看春色满高低。
陂梅弄影争先舞,叶鸟藏身自在啼。
樵蹻踏云归旧径,渔蓑背雨向前溪。
似知我欲逃轩冕,谈笑相过各有携。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开篇“昨日青青尚未齐,忽看春色满高低”两句,写出了春天植物迅速成长的景象,其中“青青尚未齐”表达了一种生机勃勃、蓄势待发的状态,而“忽看春色满高低”则是对突然之间春意盎然的惊喜。
接着,“陂梅弄影争先舞,叶鸟藏身自在啼”两句,通过梅花和小鸟的动态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动活泼。梅花在微风中轻摆,仿佛在进行一场无声的舞蹈,而小鸟则在叶间自由鸣叫,这些都是春天万物复苏的象征。
诗人随后转入对个人情感的表达,“樵蹻踏云归旧径,渔蓑背雨向前溪”两句,写出了诗人回到熟悉的地方,在自然中寻找心灵的平静。这里的“樵蹻”和“渔蓑”都是古代劳动人民的形象,他们在大自然中辛勤工作,而诗人则是通过这些景象来表达自己对远离尘世、返璞归真的向往。
最后,“似知我欲逃轩冕,谈笑相过各有携”两句,则是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刻理解和情感交流。这里的“轩冕”通常指的是官职和荣华,而诗人表达了想要摆脱这些世俗束缚的心情。而“谈笑相过各有携”,则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与朋友之间仍能保持纯真和自然的交往。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烦恼的一种逃避态度。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超脱物外、与自然合一的人生态度。
东南山水窟,钱塘吴越都。
吾人神仙后,厌直承明庐。
一舸去莫挽,落帆风月湖。
蹁跹青衿子,能诵先生书。
借问太守谁,子云蜀名儒。
家有王阳金,清商奏箫竽。
相逢不妨饮,坐啸治有馀。
遥知子还日,未厌浙江鱼。
止酒正似塞决河,厚积薪刍傅砂砾。
坚牢不使见蚁漏,一线才通便奔激。
莫轻弱箭不穿缟,转眼已惊牛弩射。
我今止酒用此法,目前逾月无涓滴。
情钟我辈独痛制,慧通则流那可测。
惩羹端是合吹齑,用玉无疑初谏漆。
脾乾胃燥生未省,黄姥无聊怨岑寂。
不忧群饮恼姬翁,但畏独醒嘲楚客。
茫然自恻还自笑,一身心口相仇敌。
何妨二竖即奔忙,不废三婴更滋泽。
平生杯杓不挂眼,一饮便须论斗石。
低心伏老慎勿痴,此身何啻千金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