龛山一发赭山赭,其下驱驱千白马。
鼙声在下钲声高,能辟群声使瘖哑。
十年七度钱塘游,壮观得此惟此秋。
天殆俟我诗笔健,故蓄此景相迟留。
群山倒排地轴断,陆已无城水无岸。
颇惊楼阁陷沙底,倏耸帆樯挂天半。
海雁拍拍沙鸥飞,一白照浪同照曦。
静持难禁耳目眩,远立尚觉衣裳霏。
武进黄生造生句,能拔枚生帜孤树。
两篇跳出万口传,一事无成百年去。
我今对此何能辞,漫将简老争雄奇。
鱼龙变幻不如定,去看三潭月印时。
龛山一发赭山赭,其下驱驱千白马。
鼙声在下钲声高,能辟群声使瘖哑。
十年七度钱塘游,壮观得此惟此秋。
天殆俟我诗笔健,故蓄此景相迟留。
群山倒排地轴断,陆已无城水无岸。
颇惊楼阁陷沙底,倏耸帆樯挂天半。
海雁拍拍沙鸥飞,一白照浪同照曦。
静持难禁耳目眩,远立尚觉衣裳霏。
武进黄生造生句,能拔枚生帜孤树。
两篇跳出万口传,一事无成百年去。
我今对此何能辞,漫将简老争雄奇。
鱼龙变幻不如定,去看三潭月印时。
这首诗描绘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潮水涌动、山峦倒映、海鸟飞翔、帆船高挂的壮丽画面。通过“天殆俟我诗笔健,故蓄此景相迟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创作时机的期待。诗中运用了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如“群山倒排地轴断,陆已无城水无岸”,形象地描绘了潮水冲击山峦、淹没陆地的场景。整体上,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雄伟与壮美,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独特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