戍士已有不归想,意气摩人转伉傸。
将军倘绝功名心,百重围里堪横琴。
千秋孟浪了棋局,大运中天作钤束。
蜣螂小技徒弄丸,月明未识白玉盘。
戍士已有不归想,意气摩人转伉傸。
将军倘绝功名心,百重围里堪横琴。
千秋孟浪了棋局,大运中天作钤束。
蜣螂小技徒弄丸,月明未识白玉盘。
这首诗《枕上偶得四章(其三)》由清代诗人姚燮创作,通过丰富的想象与对比,展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与对历史的反思。
首句“戍士已有不归想”,描绘了边疆守卫者内心深处的思乡之情,他们面对生死的考验,心中已萌生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却依然坚守岗位,体现了军人的忠诚与牺牲精神。
“意气摩人转伉傸”一句,以“摩人”形容戍士的坚韧意志,即使在艰苦环境中,他们的精神依旧高昂,不屈不挠。这里的“伉傸”(kàng sī)形容的是坚韧不拔、刚毅的性格。
接着,“将军倘绝功名心,百重围里堪横琴”表达了对将军的期待与理想化的想象。如果将军能放下对功名的执着追求,那么即使身处重重包围之中,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如同在琴声中寻求心灵的慰藉,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千秋孟浪了棋局,大运中天作钤束”这一句,将历史比作棋局,寓意历史的进程充满了变数和不确定性。而“大运中天作钤束”则暗示着命运的力量,无论棋局如何变化,最终都受到某种力量的制约或引导。
最后,“蜣螂小技徒弄丸,月明未识白玉盘”通过昆虫与月亮的对比,讽刺了那些自以为是、小聪明的人,实际上却无法理解更高深、更广阔的世界。月亮明亮而纯洁,象征着真理与智慧,而蜣螂(一种昆虫)的小把戏,不过是徒增笑料罢了。
整首诗通过对比、比喻和象征手法,探讨了个人与社会、历史与命运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复杂世界中保持自我、追求真理的重要性。
寻幽秉微尚,结胜得桃源。
桃花散红绮,流水出通泉。
山中有好怀,三时熟新田。
薄取所性足,匪必避世贤。
停云白鹤岭,启户望春山。
众卉罗珍琦,好鸟杂凫鹇。
天风箫管引,水气篝蓑连。
采菊爱陶篱,餐松候商颜。
佳景会不尽,毕趣同辋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