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索有明星,湘累独系囹。
云何捐臂指,率尔忤雷霆。
瘦骨凭谁惜,贞心只自铭。
浮云欣不蔽,果日竟当庭。
贯索有明星,湘累独系囹。
云何捐臂指,率尔忤雷霆。
瘦骨凭谁惜,贞心只自铭。
浮云欣不蔽,果日竟当庭。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湘累”的人物,因直言进谏而遭受严刑拷问,最终折断了手指。诗中充满了对这位勇敢者的同情与敬意。
首句“贯索有明星”,以“贯索”象征天上的星辰,暗示主人公虽身处黑暗,但内心光明如星。接着,“湘累独系囹”描述了主人公被囚禁的境遇,一个“独”字凸显出其孤独与无助。
“云何捐臂指,率尔忤雷霆。”这两句揭示了主人公为何会遭受如此酷刑——他为了正义,不顾个人安危,直接触怒了权贵。这里使用了“捐”和“忤”两个动词,形象地表现了主人公的牺牲精神和反抗态度。
“瘦骨凭谁惜,贞心只自铭。”这两句表达了主人公在困境中的孤独与坚持,他的坚强意志只有自己铭记。瘦骨嶙峋的形象,让人感受到其内心的坚韧与不屈。
“浮云欣不蔽,果日竟当庭。”最后两句,诗人以乐观的态度看待未来,相信真理终将大白于天下。浮云比喻暂时的遮蔽,而“不蔽”则意味着真相终将显现。果日,即果然之日,预示着正义终将胜利,主人公的牺牲将得到应有的回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寓意深刻的比喻,展现了主人公面对压迫时的勇气与坚持,以及对真理的不懈追求。
湖光荡片云,上下照空碧。
澹然清波间,一雨洗秋色。
空江送残钟,馀霞映石壁。
亭亭孤月开,天水如不隔。
丛树忽掩映,烟中鸟语夕。
招要登古亭,列坐据危石。
草根滋露光,满林泫深白。
夜半清籁鸣,境喧意弥寂。
倚柱思重裘,凭栏岸轻帻。
梦醒单床寒,微闻松露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