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昔秉柔翰,抗志事遨游。
驾言不得意,各各守故邱。
今晨当别离,何由展绸缪。
玄冬十二月,霜露欺重裘。
冠盖趋河曲,声华满帝州。
努力赴风云,明良固所求。
夙昔秉柔翰,抗志事遨游。
驾言不得意,各各守故邱。
今晨当别离,何由展绸缪。
玄冬十二月,霜露欺重裘。
冠盖趋河曲,声华满帝州。
努力赴风云,明良固所求。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不舍与对未来的期许。首句“夙昔秉柔翰,抗志事遨游”表达了诗人过去的生活态度,即以文笔为伴,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接着“驾言不得意,各各守故邱”则暗示了他们曾因不得志而各自坚守着自己的生活轨迹。
“今晨当别离,何由展绸缪”点出了当前的场景——即将分别,却不知如何表达心中的情感。紧接着“玄冬十二月,霜露欺重裘”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渲染出离别的凄凉氛围,同时也暗示时间的紧迫和岁月的无情。
“冠盖趋河曲,声华满帝州”两句转而描述了诗人在官场中的形象,他追求功名,声名远播于京城。然而,“努力赴风云,明良固所求”则表明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理想与机遇的渴望,以及对明君贤臣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个人经历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未来的憧憬,以及在官场中追求理想与实现自我的复杂心态。
悠悠万里道,送送三江口。
惜与所知别,行行重携手。
两载返衡门,连旬接杯酒。
既能谅迂愚,幸不弃衰朽。
云壑方倦栖,世路复缠纠。
挥袂谢乡闾,劝驾劳亲友。
停舟日将夕,晤语不能久。
惟有南山松,可喻固穷守。
临别枉情赠,欲报惭琼玖。
弭策归海上,兴言问亲故。
昔别今几存,旧恨当谁诉。
扰扰百年间,四十已虚度。
佳期在早岁,多为名所误。
鲁客之楚游,及归迷津路。
越人学邯郸,还遂失其步。
鼷量傥已盈,蚊力将何负。
未若还故吾,且履贫贱素。
游客久念还,道长苦难越。
解缆当麦秋,到家已菊月。
玉露凝寒条,金风飘素节。
兴言行役久,坐叹时芳歇。
四兄感今归,子侄追昔别。
置酒高堂上,丝竹清音发。
仕宦未极意,符瑞辉闾阀。
开轩望场稼,次第桑麻说。
击鲜绿沼中,时菊承露掇。
自我去八载,积念隔凉热。
欣兹返衡茅,节物复可悦。
暂息朝市喧,终养丘园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