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一百二十首·其五十九》
《偈一百二十首·其五十九》全文
宋 / 释怀深   形式: 偈颂  押[侵]韵

不是境,亦非心,唤作佛时也陆沈。

个中本自无阶级,切忌无阶级处寻。

总不寻,过尤深,打破云门饭袋子,方知赤土是黄金。

(0)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的智慧为底蕴,探讨了“境”、“心”与“佛”的关系,以及在修行过程中避免陷入形式主义的陷阱。

首句“不是境,亦非心,唤作佛时也陆沈”,指出真正的佛性并非外在环境所构成,也不是内心意识的产物,而是超越了这些表象的存在。这里的“陆沈”比喻在追求表象时的迷失,强调了直接追寻佛性的必要性,而非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接着,“个中本自无阶级”表明在佛性的世界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每个人都拥有平等的觉悟可能性。这句强调了佛法的普遍性和内在性,即每个人都能通过自我探索达到觉悟。

“切忌无阶级处寻”则提醒修行者,在追求觉悟的过程中,应避免陷入形式化的层次划分,而应专注于内心的体验和真实感受,避免外在标准的束缚。

“总不寻,过尤深”进一步强调了直接体验的重要性,指出过分依赖思考和寻找,反而可能加深误解和困惑。真正的领悟往往来自于放下思维的束缚,直接体验真理。

最后,“打破云门饭袋子,方知赤土是黄金”以生动的比喻结束全诗。云门饭袋子象征着修行过程中的各种教条和形式,打破这些束缚后,才能发现内在的真理如同黄金般宝贵。这句表达了通过直接体验和领悟,超越表面形式,直达本质的深刻哲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禅宗的智慧,引导读者超越表象,直接体验内在的佛性,强调了修行过程中避免形式化、直接体验真理的重要性。

作者介绍

释怀深
朝代:宋   号:慈受   籍贯:寿春六安(今属安徽)

释怀深(一○七七~一一三二),号慈受,俗姓夏,寿春六安(今属安徽)人。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猜你喜欢

雪江为僧文秀题

澄静秋来水,苍茫腊后天。

空花迷浦树,远色见林烟。

冻绝横流潦,寒无泛浪船。

夜深清不寐,月到寺门前。

(0)

登伍公庙东轩小酌

地迥廛居远,天空眼界明。

雨来江变色,风急树添声。

渺渺怀贤思,依依恋旧情。

酒阑人尽去,犹自立檐楹。

(0)

宋宗鲁七咏·其六蓬户书声

幽人读书处,茆屋住林坡。

灯影留残月,书声隐薜萝。

风尘谈铗语,烟雨饭牛歌。

今日青云路,飞腾事若何。

(0)

吴孟章自乐山八景·其三留云亭

山近气常聚,林深风漫吹。

非因朝作梦,因为雨催诗。

窗幔垂还入,炉薰散不移。

从龙今出岫,舒卷共相宜。

(0)

登方洲一笑山

徙倚出前除,登临极夜初。

月高墙影尽,风淡树阴疏。

步缓行堪久,歌阑思有馀。

瀛洲在天上,吾复爱吾庐。

(0)

士女图为张宗大题二首·其二

芙蓉迎秋木樨蚤,开到黄花秋欲老。

涉江人远雁来迟,零落东篱为谁好。

小娃扶幼步车轻,闻语回头心懊恼。

曲房深闭绿苔生,何处寒衣月中捣。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