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使归羊城柬亲友·其三》
《使归羊城柬亲友·其三》全文
明 / 区大相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弭策归海上,兴言问亲故。

昔别今几存,旧恨当谁诉。

扰扰百年间,四十已虚度。

佳期在早岁,多为名所误。

鲁客之楚游,及归迷津路。

越人学邯郸,还遂失其步。

鼷量傥已盈,蚊力将何负。

未若还故吾,且履贫贱素。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区大相的作品《使归羊城柬亲友(其三)》。诗人以自省和反思的口吻,表达了对人生道路选择的深刻思考。

首句“弭策归海上”,诗人想象自己结束尘世的奔波,回到宁静的海边,暗示了对平静生活的向往。接着,“兴言问亲故”则引出对往日友情的怀念与追寻,体现了人情的温暖与珍贵。

“昔别今几存,旧恨当谁诉。”这两句直抒胸臆,感叹时间流逝,昔日的朋友是否还在,过去的遗憾又该向谁倾诉,流露出对时光易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扰扰百年间,四十已虚度。”诗人自责于在这纷扰的世间,已经度过四十年的光阴,却似乎并未达到心中的目标或实现自我价值,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佳期在早岁,多为名所误。”诗人反思年轻时的美好愿望,因追求名利而被耽误,暗含对功利社会的批判,以及对纯粹理想的怀念。

“鲁客之楚游,及归迷津路。”借用典故,比喻自己像鲁国的客人去楚国旅行,最终迷失了回家的路,象征着在复杂的人生旅途中迷失方向,难以找到真正的归宿。

“越人学邯郸,还遂失其步。”进一步以典故说明,人们往往模仿他人,结果却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和步伐,强调了保持自我、不盲目从众的重要性。

“鼷量傥已盈,蚊力将何负。”通过夸张的手法,形容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即使尽力也难以改变大局,暗示了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和对社会现实的妥协。

最后,“未若还故吾,且履贫贱素。”诗人决定回归本真,不再追求外在的荣华富贵,而是过简朴的生活,寻找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表达了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和对物质欲望的超越。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一系列的自省和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友情、理想、社会等多个层面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区大相

区大相
朝代:明

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猜你喜欢

祝英台近

袅朱丝,缠翠缕,巧篆俪花叶。

结就同心,钗股鬓蝉贴。

自从弄玉箫吹,经旬双笑,早一朵、榴红堪折。

扇纹摺。因甚露井银瓶,馀芬易消歇。

剪烛深更,影事懒重说。

最怜雨润梅黄,袜罗归去,又刚是、澡兰时节。

(0)

痛孝陵沦陷

故国山河在,孝陵秋草深。

寒云自来去,遥望更伤心。

(0)

壬辰春仲来澎抚恤三阅月而蒇事公馀阅蒋怿庵同年所辑澎湖续编有前刺史陈廷宪澎湖杂咏诗勉成和章即为怿庵同年志别

一枕华胥梦半醒,颠风作势撼窗棂。

锦鳞六六传芳讯,不是枯鱼总不腥。

(0)

哭父·其七

承家十二世儒门,少教儿曹老教孙。

翻觉放翁藏本少,检书何止一箱存。

(0)

偶成

牢落多忧患,须眉一老翁。

广文居五席,十载等旋蓬。

海色残霞外,人烟落照中。

宜春新换帖,岁序又匆匆。

(0)

感兴·其二

鸾鹤无卑响,松柏无凡枝。

寥天邈何闻,幽谷闇勿知。

翔者高且远,植者古以奇。

物各有本性,人乃盭窒之。

风不散太音,雪不虐贞姿。

昭质完无亏,造物岂有私。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