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拟寒山寺·其一一五》
《拟寒山寺·其一一五》全文
宋 / 释怀深   形式: 古风  押[翰]韵

出家要清闲,却被人使唤。

门徒数百家,追陪日忙乱。

施利得十千,人情费七贯。

彼此没便宜,他年难打算。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对于出家生活的真实感悟。诗中以一种幽默而讽刺的口吻,揭示了出家修行者看似清闲的生活背后,实际上却充满了忙碌与困扰。

首句“出家要清闲”,点明了出家人的初衷,即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解脱。然而,接下来的“却被人使唤”一句,转折巧妙,揭示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僧人们虽然出家,但仍然难以摆脱世俗的束缚,甚至被门徒们所“使唤”,生活并不如想象中那般自由自在。

“门徒数百家,追陪日忙乱”进一步描述了僧人的日常状态。数百名门徒围绕在身边,每日的活动和事务繁忙不已,使得原本清净的修行生活变得复杂而忙碌。这里不仅反映了僧团管理的难度,也暗示了修行过程中人际关系的微妙与复杂。

“施利得十千,人情费七贯”则从经济角度切入,指出僧人虽通过布施获得一定的收入(十千),但在处理人情世故上却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七贯)。这不仅涉及物质上的付出,更包含了情感与社会关系的维护,进一步凸显了出家生活中的实际压力与挑战。

最后,“彼此没便宜,他年难打算”总结了僧人生活的整体感受。无论是精神层面的追求还是物质层面的维持,都充满了不易与不确定性。这句话表达了对出家生活复杂性的深刻洞察,以及对未来可能面临的困难与挑战的忧虑。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反思,展现了僧人在追求精神解脱与世俗生活之间所面临的矛盾与挑战,以及在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面前的无奈与挣扎。它既是对出家生活的独特观察,也是对人生普遍困境的一种思考。

作者介绍

释怀深
朝代:宋   号:慈受   籍贯:寿春六安(今属安徽)

释怀深(一○七七~一一三二),号慈受,俗姓夏,寿春六安(今属安徽)人。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猜你喜欢

舟中杂咏·其六

薄暮推篷坐,吟怀自爽然。

青山遮驿小,白鹭点波圆。

野旷风生籁,江空月在船。

夜阑清不寐,屡欲挟飞仙。

(0)

怀刘绣衣廷高

乡里交游辈,情亲喜见君。

一缄劳寄意,两地惜离群。

白马人传疏,雕龙世爱文。

几回驰恋切,春树暗江云。

(0)

题梦萱卷

朝望天际云,莫思堂上亲。

子行正无寐,恻然伤我神。

江湖日以远,亲颜不可见。

回看身上衣,空悲手中线。

昨梦到北堂,堂前树萱草。

秋风忽披拂,颜色宁复好。

觉来坐蓬窗,忧心耿难忘。

月明吊孤影,涕下沾衣裳。

(0)

题竹赠晋江柯秉上舍

泉南奇士我同宗,晓日分携凤阙东。

持赠岁寒苍玉节,相随一路有东风。

(0)

和世卿

山霭霏霏碧满蓑,清风不奈俗尘何。

人间久矣无高凤,何处如今楚凤歌。

(0)

秋日东轩漫题·其一

离崩匏落不禁秋,卧对萧骚月半钩。

彭泽须收三顷秫,菊花无酒笑人不。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