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亭下淮南浒,天上人间仅此花。
九朵攒来呈玉质,两回开处占年华。
荣枯与世如相系,雷雨何时却再芽。
一去永遗尘土累,瑶台空锁旧烟霞。
无双亭下淮南浒,天上人间仅此花。
九朵攒来呈玉质,两回开处占年华。
荣枯与世如相系,雷雨何时却再芽。
一去永遗尘土累,瑶台空锁旧烟霞。
这首诗以“观琼花集”为题,由明代诗人莫止所作,描绘了对琼花的深情赞美与感慨。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琼花的独特魅力和其背后蕴含的深刻寓意。
首句“无双亭下淮南浒,天上人间仅此花”,开篇即点出琼花的稀有与独特,将其置于无双亭下的淮南水边,仿佛是天界与人间的唯一之花,强调其非凡的地位与价值。
接着,“九朵攒来呈玉质,两回开处占年华”两句,生动描绘了琼花的形态与时间特性。九朵花簇拥而生,如同美玉般晶莹剔透;两次盛开,象征着珍贵的时间与机遇。这里不仅赞美了琼花的美丽,也暗含了对美好事物短暂易逝的感慨。
“荣枯与世如相系,雷雨何时却再芽”则进一步揭示了琼花与世间万物的关系,以及自然界的无常变化。荣枯与世相连,暗示了生命与环境的紧密联系;雷雨之后,期待着新芽的再次生长,表达了对新生与希望的向往。
最后,“一去永遗尘土累,瑶台空锁旧烟霞”两句,表达了对琼花逝去的惋惜与怀念。琼花一旦离去,便永远遗留下尘世的烦恼与束缚;瑶台空锁,意味着过去的美好只能在回忆中追寻,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对永恒不变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琼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之美,更蕴含了对生命、时间、自然与人性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对人生哲理的探索。
寿尽天年命不通,钓溪吟月便成翁。
虽云挂剑来坟上,亦恐藏书在壁中。
巢父精灵归大夜,客儿才调振遗风。
南华至理须齐物,生死即应无异同。
昔著政声闻国外,今留儒术化江东。
青云旧路归仙掖,白凤新词入圣聪。
弦管未知银烛晓,旌旗已侍锦帆风。
郡人难议酬恩德,遍在三年礼遇中。
俸禄三年后,程途一月间。
舟中非客路,镜里是家山。
密雪沾行袂,离杯变别颜。
古人唯贺满,今挈解由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