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烹茶鹤避烟图》
《题烹茶鹤避烟图》全文
清 / 蔡廷兰   形式: 七言律诗

涤尽烦襟野趣生,閒来扫榻品茶经。

烟腾石鼎松风发,水沸铜瓶桧雨晴。

笑我酪奴恣饱酌,惊他羽客作长鸣。

此仙不受人间气,分付樵青细火烹。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烹茶场景,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诗人蔡廷兰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烹茶过程中的各种细节和情感体验。

首句“涤尽烦襟野趣生”,开篇即点明了心境的转变,通过烹茶这一行为,诗人仿佛能洗净心中的烦恼,感受到大自然的清新与乐趣。接着,“閒来扫榻品茶经”则进一步描绘了烹茶的闲适氛围,诗人选择在清扫过的榻上,静心品味茶道的精髓,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烟腾石鼎松风发,水沸铜瓶桧雨晴”两句,将烹茶的过程具象化,石鼎中升起的烟雾与松树的风声交织,铜瓶中的水沸腾,仿佛是自然界的雨后晴朗,这些元素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充满生机的画面。这里不仅描绘了视觉与听觉上的感受,更通过自然景象的对比,表达了内心的平静与喜悦。

“笑我酪奴恣饱酌,惊他羽客作长鸣”两句,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烹茶过程中的物品以生命,酪奴(可能指茶具)似乎在尽情享受,而羽客(可能象征某种灵异之物)则因茶香而发出长鸣。这种幽默而富有想象力的描写,增添了诗歌的趣味性,同时也暗示了茶香能够激发人的不同情感与体验。

最后,“此仙不受人间气,分付樵青细火烹”一句,诗人将自己比作不受世俗拘束的仙人,通过细火烹茶,追求那份纯净与超脱。这里的“樵青”可能是指负责烧火的人,也可能是对自然之美的隐喻,强调了烹茶过程中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对生活品质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烹茶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蔡廷兰
朝代:清

蔡廷兰(1801~1859),字香祖,号郁圆,学者称秋园先生,澎湖人。幼颖异,十三岁补弟子员,屡试第一,深得澎湖蒋镛欣赏,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中进士。蔡廷兰诗工古体,文善四六。曾佐通判蒋镛纂《澎湖续编》。光绪四年(1878)金门林豪为之集成《惕园古近体诗》二卷,骈体文、杂著各若干卷。《惕园古近体诗》今未见,以下据蒋镛《澎湖续编》、林豪《澎湖厅志》、连横《台湾诗乘》、赖子清《台湾诗醇》、彭国栋《广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许成章《高雄市古今诗词选》编校、增补之。(江宝钗撰)
猜你喜欢

寄傲园小景十幅仿卢鸿一草堂图诗自题十首·其八众香楼

花扉深不测,危立有层楼。

遥瞩盈庭树,宛然别一丘。

坐堪邀月下,登或当山游。

桂影趋檐际,清芬却想秋。

(0)

渔父辞

江柳阴,江水深,钓船不到江之心。

江心风高浪相激,纵使鱼多不易得。

钓丝只在江边垂,得鱼无鱼心自怡。

有时投竿把书读,残阳渐红江转绿。

有时沽酒醉风前,沙鸥忘机相对眠。

人生富贵那足羡,好似春鸿与秋燕。

江柳阴,江水深,钓船不到江之心。

(0)

桃叶渡

重经古渡立斜曛,愁见桃花两岸春。

欲向东风唱桃叶,江边怕有别离人。

(0)

旧游即事

冶城东畔旧亭台,寂寂朱扉映竹开。

一树碧桃都落尽,去年蝴蝶却飞来。

(0)

送蒋知县忠复任丹徒

绿酒红亭紫禁东,不堪行色苦匆匆。

正期霄汉登黄霸,又见江湖复鲁恭。

沙气半蒸梅子雨,浪花初过鲤鱼风。

道涂跋涉须珍重,自古循良简帝衷。

(0)

送人还旴江

新凉生白苎,游子倍凄然。

客思秋砧外,乡心旅雁前。

西风千里道,斜月五更船。

亦有还家梦,随君到汝川。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