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柳阴,江水深,钓船不到江之心。
江心风高浪相激,纵使鱼多不易得。
钓丝只在江边垂,得鱼无鱼心自怡。
有时投竿把书读,残阳渐红江转绿。
有时沽酒醉风前,沙鸥忘机相对眠。
人生富贵那足羡,好似春鸿与秋燕。
江柳阴,江水深,钓船不到江之心。
江柳阴,江水深,钓船不到江之心。
江心风高浪相激,纵使鱼多不易得。
钓丝只在江边垂,得鱼无鱼心自怡。
有时投竿把书读,残阳渐红江转绿。
有时沽酒醉风前,沙鸥忘机相对眠。
人生富贵那足羡,好似春鸿与秋燕。
江柳阴,江水深,钓船不到江之心。
这首明代诗人陈继的《渔父辞》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淡泊的江上生活画面。首句“江柳阴,江水深”,以简洁的景物勾勒出江边的幽静环境,柳树的阴影和深深的江水形成对比,暗示了渔父生活的孤独与隐秘。接下来,“钓船不到江之心”进一步强调渔父选择远离喧嚣,独自享受江上的宁静。
“江心风高浪相激,纵使鱼多不易得”两句,通过江中心的风浪,暗示了渔父钓鱼的艰难,但即使如此,他并未因此而沮丧,反而从中体验到乐趣。“钓丝只在江边垂,得鱼无鱼心自怡”表达了渔父对生活的满足,无论是否能钓到鱼,都能从心境的平和中找到快乐。
“有时投竿把书读,残阳渐红江转绿”描绘了渔父闲暇时阅读的情景,夕阳西下,江面色彩变换,增添了诗意的氛围。最后,“有时沽酒醉风前,沙鸥忘机相对眠”则展现了渔父在自然中饮酒作乐,与沙鸥为伴,忘却世事烦扰的逍遥生活。
整首诗以“江柳阴,江水深,钓船不到江之心”结尾,再次强调渔父的生活选择,表达出对富贵人生的淡然态度,认为渔父的生活方式与春鸿秋燕般自由自在,不值得羡慕。诗人通过对渔父生活的描绘,寄寓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超脱。
泗滨非瘴乡,万户带病色。
生涯恃罂粟,一收胜再熟。
自从著严令,辍耕稍畏缩。
城厢复穷搜,繁灯夜争匿。
厉禁行如风,窳器亦不鬻。
知弃以为取,谋国有常策。
不修邻所利,蓄计且予毒。
奈何遣专司,色喜忽捧檄。
民间疾未瘳,官办沈犹拾。
饮鸩甘如饴,贪天誇己力。
坐令刚制心,为此一挫抑。
位卑言有罪,感叹了何益。
入门屋大乾坤窄,八荒四极在我室。
手扪五岳皆平地,坐视沧海忽壁立。
恍如上界一俯瞩,三分尘上水居七。
又如置身洪荒前,当时不见一人迹。
昆崙之外原无山,馀气磅礴散万脉。
东南诸国临大水,西北川原岂终极。
乃知大块非无垠,直若盆水浮败叶。
关塞古今称形胜,自我视之皆智力。
图中斑驳五色分,人种国界辨明晰。
世上沿革血染成,此图变更乍朝夕。
人间无日无干戈,一万年后知何色。
起来取图裂粉碎,无地存身计亦得。
回头新月照空墙,似闻吴质嫦娥微叹息。
入门满榻山苍然,林岩飞落来樽前。
坐客四颅惊离筵,竹禅妙画神乎仙。
一松欹石石为偏,不知松石生谁先。
一松压松不见天,虚翠滴落为云烟。
羲和不闻太阴键,霜雪矗立枝干填。
苍藓剥蚀龙鳞穿,藤倒挂根相断连。
折枝忽见沧海田,平远直吞天之边。
下坐一僧闭目眠,坦腹如鼓脐如钱。
一僧侍坐耸瘦肩,捉襟扪虱齧齿巅。
客言此画当流传,两僧对坐将千年。
中兴以来神画鲜,竹禅大笔如米颠。
万象参赞化工诠,秋毫出落真宰宣。
堂下老树撑屋椽,有僧面壁闻风泉,画耶真耶禅非禅。
贫贱常戚戚,富贵常婜婜。
婜戚两无朕,祸变生东夷。
烽燧久未熄,干戈动经时。
王者岂好战,丑虏纷猖披。
狞飙振槁叶,严霜瘁枯枝。
败绩屡奏闻,旰食繁忧滋。
不才将家裔,激愤摧肝脾。
请缨岂无路,绝裾诚所悲。
骨肉渐已远,锋镝乃所私。
贫富会有尽,生死焉得知。
傫然为此别,此别非平时。
老母发浸白,定省谁扶持。
荣辱实自召,谤誉姑听之。
脱能赋归来,与君陈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