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窦定神鹓,控隘潭水际。
神灵浮槎入,想到珠宫憩。
岂似武陵源,尚容人避世。
石窦定神鹓,控隘潭水际。
神灵浮槎入,想到珠宫憩。
岂似武陵源,尚容人避世。
这首诗描绘了涟漪洞的神秘与清幽。诗人以“石窦定神鹓,控隘潭水际”开篇,将涟漪洞置于一个深邃、静谧的自然环境中,石窦仿佛是神鸟鹓的栖息之地,控制着通往潭水的隘口,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神灵浮槎入,想到珠宫憩”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洞穴内的神秘与华美,仿佛有神灵驾着小舟进入,最终停驻在如珍珠般璀璨的宫殿中休息,充满了想象与浪漫色彩。
后两句“岂似武陵源,尚容人避世”,诗人通过对比,将涟漪洞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相提并论,暗示这里同样是一个远离尘嚣、令人向往的隐逸之地,但又强调了它与世隔绝的独特性,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避世之所。整首诗通过对涟漪洞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之美与精神之境,引人遐想。
元祐人何负,黄郎昔此居。
江山愁思里,风景醉吟馀。
问俗夸遗事,开荒想旧庐。
岩姿自奇怪,谷响故清虚。
鸟语传沽酒,猿吟忆荷锄。
文章喧宇宙,谈笑狎樵渔。
小德长携杖,元明阙寄书。
生涯竟流落,谤誉久乘除。
士固难逃世,天宁独困渠。
朝廷重日月,河雒痛丘墟。
事往真云已,神游信所于。
溪名虽发越,林影尚萧疏。
佳致归商略,成规易补苴。
春堤要杨柳,夏渚待芙蕖。
名胜新开府,风流得贰车。
追游方自此,雅尚不愁予。
天际归舟远,江干掺袂初。
明年记狂客,万里报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