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川宜共少年期,四十风情去未迟。
蚕市夜歌攲枕处,峨嵋春雪倚楼时。
休誇上直吟红药,多羡乘轺听子规。
莫学当初杜工部,因循不赋海棠诗。
锦川宜共少年期,四十风情去未迟。
蚕市夜歌攲枕处,峨嵋春雪倚楼时。
休誇上直吟红药,多羡乘轺听子规。
莫学当初杜工部,因循不赋海棠诗。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禹偁所作,名为《送冯学士入蜀》。从鉴赏角度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友人离别之情和寄予深厚情感的诗篇。
开头两句“锦川宜共少年期,四十风情去未迟。”意在叙述冯学士年轻时光在锦川与朋友共同度过,而如今他已步入中年,但对于人生的热情并未减退。这里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也反映出诗人对生命价值的肯定。
接下来的两句“蚕市夜歌攲枕处,峨嵋春雪倚楼时。”则描绘冯学士即将离去之地景色与情感。蚕市指的是蜀地,即今四川一带,而“夜歌”、“春雪”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显示了诗人对朋友远行所持的情感。
中间两句“休誇上直吟红药,多羡乘轺听子规。”表达了诗人对于冯学士学识渊博的赞赏,以及自己对于能聆听冯学士教诲的欣喜。这里的“红药”可能指的是书卷,“乘轺听子规”则是对古代贤士们的尊崇。
末尾两句“莫学当初杜工部, 因循不赋海棠诗。”则是在劝告冯学士不要像唐代诗人杜甫那样因循守旧,而应当创新求变。这里的“海棠”是指一种野生花草,用以比喻诗歌创作应有新的意境和表现。
整首诗通过对景色的描绘和对友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远的文学追求。王禹偁在此借送别之机,寄寓了对友人的期望与祝愿,同时也反映出自己对于诗歌创作不断进取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