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冯学士入蜀》
《送冯学士入蜀》全文
宋 / 王禹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锦川宜共少年期,四十风情去未迟。

蚕市夜歌攲枕处,峨嵋春雪倚楼时。

休誇上直吟红药,多羡乘轺听子规。

莫学当初杜工部,因循不赋海棠诗。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féngxuéshìshǔ
sòng / wángchēng

jǐnchuānzhígòngshǎoniánshífēngqíngwèichí

cánshìzhěnchùéméichūnxuělóushí

xiūkuāshàngzhíyínhóngyàoduōxiànchéngyáotīngguī

xuédāngchūgōngyīnxúnhǎitángshī

注释
锦川:地名,可能指风景优美的地方。
少年期:指青春年华。
蚕市:古代成都地区的一个市场,以交易丝绸为主。
峨嵋:四川的著名山脉,有‘天下秀’之称。
红药:植物名,代指宫廷生活。
子规:杜鹃鸟,叫声凄凉,常引人思乡。
杜工部:杜甫,唐代著名诗人,曾任工部员外郎。
海棠诗:杜甫曾写有《绝句二首·其一》中的海棠诗,此处借指创作诗歌。
翻译
锦川的美景适合与少年共享,四十岁的风华并未过早消逝。
在蚕市夜晚的歌声中,我倚着枕头,那时峨眉山春雪纷飞,我在楼上欣赏。
不要只夸赞在宫中值夜吟咏红药的生活,更羡慕的是骑着轻便马车听子规啼鸣。
不要学当初的杜甫,因为拖延而未能写下海棠的诗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禹偁所作,名为《送冯学士入蜀》。从鉴赏角度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友人离别之情和寄予深厚情感的诗篇。

开头两句“锦川宜共少年期,四十风情去未迟。”意在叙述冯学士年轻时光在锦川与朋友共同度过,而如今他已步入中年,但对于人生的热情并未减退。这里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也反映出诗人对生命价值的肯定。

接下来的两句“蚕市夜歌攲枕处,峨嵋春雪倚楼时。”则描绘冯学士即将离去之地景色与情感。蚕市指的是蜀地,即今四川一带,而“夜歌”、“春雪”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显示了诗人对朋友远行所持的情感。

中间两句“休誇上直吟红药,多羡乘轺听子规。”表达了诗人对于冯学士学识渊博的赞赏,以及自己对于能聆听冯学士教诲的欣喜。这里的“红药”可能指的是书卷,“乘轺听子规”则是对古代贤士们的尊崇。

末尾两句“莫学当初杜工部, 因循不赋海棠诗。”则是在劝告冯学士不要像唐代诗人杜甫那样因循守旧,而应当创新求变。这里的“海棠”是指一种野生花草,用以比喻诗歌创作应有新的意境和表现。

整首诗通过对景色的描绘和对友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远的文学追求。王禹偁在此借送别之机,寄寓了对友人的期望与祝愿,同时也反映出自己对于诗歌创作不断进取的态度。

作者介绍
王禹偁

王禹偁
朝代:宋   字:元之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生辰:954—1001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史学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世称王黄州,后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
猜你喜欢

和颜长官百咏·其三农桑

淡黄竹纸说蠲逋,白纸仍科不稼租。

努力经营犹恨晚,官司那问有钱无。

(0)

和颜长官百咏·其一负薪

三千门馆蹑珠宾,半百还家衣锦身。

却是吏民私告语,十年前是卖薪人。

(0)

和颜长官百咏·其一山居

春到寒荄总向荣,药苗旋种亦初成。

山翁幸自无谁识,可要山中宰相名。

(0)

寒夜曲

寒夜夜政长,愁人背灯立。

惊风摇竹树,栖鸟堕复集。

山空接响多,室静虚白入。

怊怅不成眠,残钟晓边急。

(0)

自库入镇十二里皆山径邢侯以马相招道间口占问梅

蹇驴突兀万山间,欲雨还晴雪又悭。

一路梅花寻不见,多应开向小溪湾。

(0)

次韵公权子通唱酬诗四首·其一春晚遣怀

春华急似晓天星,谁得年年鬓发青。

露濯浅深枝上锦,风吹离合水中萍。

吟馀金谷香随步,书罢兰亭酒欲醒。

拟把冽泉同一酌,为君林下洗寒瓶。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