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白玉蟾修仙辨惑诸论漫述四篇·其三》
《读白玉蟾修仙辨惑诸论漫述四篇·其三》全文
明 / 郭之奇   形式: 乐府曲辞

中心无所得,万语增千惑。

中心忽有契,一言舒百滞。

修仙必以道,道本无名号。

以道求金仙,金仙久在天。

仙形不可见,天道每当前。

苍苍宁正色,此中玄又玄。

天本不离人,玑衡方寸旋。

无极生太极,仪象岂心先。

日乌与月兔,坎离颠益颠。

火龙而水虎,复姤然乎然。

药材无斤两,铅汞总蹄筌。

汞以精魂结,铅依气候绵。

抽添文武用,九转见丹还。

纷纷皆假设,个里即真诠。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的《读白玉蟾修仙辨惑诸论漫述四篇》的第三篇,探讨了修仙之道的深奥与复杂性。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修仙过程中的疑惑与理解的探索。

首句“中心无所得,万语增千惑”,开篇便揭示了修仙之路的起点,内心空无一物,却因外界的言论而生出无数困惑。接着,“中心忽有契,一言舒百滞”则描绘了在某个瞬间,心灵与真理相遇,一句简短的话语能解开心中的千丝万缕。

“修仙必以道,道本无名号”强调了修仙的根本在于遵循自然之道,而道本身无形无名,难以言传。随后,“以道求金仙,金仙久在天”指出通过遵循道来追求成仙,但真正的仙人存在于天界,难以触及。

“仙形不可见,天道每当前”表明仙人的形象无法直接看见,但天道的真理却时刻在我们身边。接下来,“苍苍宁正色,此中玄又玄”进一步阐述了真理的深邃与神秘,即使是最显而易见的事物,其中也蕴含着无穷的玄机。

“天本不离人,玑衡方寸旋”指出天道与人心紧密相连,就像天体运行的规律一样,人类的心灵也在不断地自我调整与演化。紧接着,“无极生太极,仪象岂心先”通过无极与太极的概念,说明宇宙万物的生成与变化,不是由外在的仪象决定,而是源于内心的动念。

“日乌与月兔,坎离颠益颠”使用日月、阴阳的象征,描述了宇宙间对立统一的关系,以及事物变化的动态平衡。“火龙而水虎,复姤然乎然”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通过火与水、龙与虎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中对立面的相互转化与和谐共存。

“药材无斤两,铅汞总蹄筌”将修仙比作寻找药材的过程,强调了内在精神的修炼,而非外在物质的积累。“汞以精魂结,铅依气候绵”指出修炼过程中,精神与身体的结合,以及内外环境的相互作用。

“抽添文武用,九转见丹还”描绘了修炼过程中的调和与转换,通过文(文静)武(刚猛)的运用,最终达到内丹的升华。“纷纷皆假设,个里即真诠”则总结了修仙之路的复杂性,众多的理论与实践都是假设,唯有深入其中,才能找到真正的答案。

整首诗通过对修仙过程的深刻思考与生动描绘,展现了作者对道家哲学的独到见解,以及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郭之奇

郭之奇
朝代:明   字:仲常   号:菽子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生辰:1607年-1662年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你喜欢

集句联

玑镜照临,山河容纳;风质洞远,仪止祥华。

(0)

贺阮元重宴鹿鸣联

丙象著文明,衣钵相传,同赓鹿野;

午科多胜事,箕裘领解,接武蟾宫。

(0)

草堂联

客来醉,客去睡,老无所事吁可愧;

论学粗,论政疏,诗不成家聊自娱。

(0)

昭安县夏葛五通宫观音娘娘二月十九日生旦,至三月廿三补祝演戏

五蕴竞安恬,幸频年密布慈云,一角黔黎蒙庇荫;

通衢来者众,祝生旦迟延此日,双卮绿酒表诚忱。

(0)

黄鹤楼联

白云黄鹤,四顾苍茫,有好诗传九百年前,楼阁重新谁更上;

词客神仙,一流人物,看东湖在三千里外,海潮不到我能来。

(0)

贺应宝时60寿联

长于我一月有余,忆卅六载前同列贤书,蕊榜并题年廿四;

亲在堂九旬将届,合百五十岁三周大衍,兰陔兼祝母千秋。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