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风吹麝入铅华,不肯随春到谢家。
半夜粉寒香泣露,也应和月怨梨花。
暖风吹麝入铅华,不肯随春到谢家。
半夜粉寒香泣露,也应和月怨梨花。
这首诗《木香》由宋代诗人范周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木香花的独特魅力与情感。
首句“暖风吹麝入铅华”,以暖风为引子,将木香花的香气比作麝香,形象地展现了木香花在温暖春风中的芬芳,如同女子精心打扮后的香气,既温馨又高雅。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木香花的香气与麝香相提并论,突出了其香气的独特与珍贵。
次句“不肯随春到谢家”,则表达了木香花不随波逐流、独树一帜的个性。这里的“谢家”可能象征着世俗的审美标准或传统观念,木香花却不愿迎合这些,坚持自我,展现出一种独立不羁的精神风貌。
第三句“半夜粉寒香泣露”,描绘了木香花在夜晚的静谧中散发出的寒香,仿佛是花朵在露水的滋润下轻轻哭泣,充满了凄美与哀愁。这句诗不仅描绘了木香花的外在美,更赋予了它内在的情感色彩,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沉的美感。
最后一句“也应和月怨梨花”,将木香花与梨花进行对比,暗示木香花在月光下的美丽与梨花的对比,或许是在表达对自身独特美的自信与自豪,也可能是在暗喻木香花与梨花之间存在着某种微妙的联系或竞争。这一句通过对比手法,进一步丰富了木香花的形象,使其更加立体、生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木香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之美,更蕴含了诗人对于独立个性、自然之美的深刻思考与赞美。
乱云孤绪。西风外、吴天无恙烟树。
去年佳节罢传杯,鼓角声中雨。怅一霎、华年过羽。
沧桑容易悲今古。
看遍插茱萸,老至怯登临,载酒且寻蛮素。
休念雉尾云寒,鲸鳞月冷,杜陵秋兴愁赋。
雁啼偏爱近歌前,泪掩铜仙语。尽手折、衰杨怨缕。
荒江寂寞玉龙去。
问几时成归计,细菊香醪,故山高处。
春声夜来四起,遍千门万户。
碧天远、玉宇高寒,珊珊明月何暮。
御街畔、鱼龙曼衍,星桥铁锁银花树。
漾晴晖、摇曳因风,荡成芳絮。
旧日东华,几辈胜侣,踏天街软雾。
醉箫鼓、游宴承平,京尘缁尽衣素。
蓦惊心、天吴蹴浪,彩云散、飘零金缕。
怕重论、青琐朝班,旧时鹓鹭。
金舆北曲,紫气西来,九重尚寄旅。
闻说道、帝城无恙,昨梦依稀,北里笙歌,南湖烟雨。
灵均顑颔,兰成萧瑟,支离东北风尘际,最销魂、一曲公无渡。
钗分镜拆,凄然更怆离鸾,玉颜寂寞黄土。
茫茫万感,漫鼓秦筝,听夜歌白苎。
试问取、余情何似,江上烟云,梦蝶逍遥,听鸡起舞。
沅湘难济,重华何在,瑶台娀女方偃蹇,莽风涛、谁是中流柱。
江南草长莺飞,招隐词成,故人在否。
《莺啼序.上元期迩,箫鼓喧阗,顾影自怜,烦忧百种。依梦窗韵,曼声度此。自写牢愁,不计其辞之杂沓也》【清·李岳瑞】春声夜来四起,遍千门万户。碧天远、玉宇高寒,珊珊明月何暮。御街畔、鱼龙曼衍,星桥铁锁银花树。漾晴晖、摇曳因风,荡成芳絮。旧日东华,几辈胜侣,踏天街软雾。醉箫鼓、游宴承平,京尘缁尽衣素。蓦惊心、天吴蹴浪,彩云散、飘零金缕。怕重论、青琐朝班,旧时鹓鹭。金舆北曲,紫气西来,九重尚寄旅。闻说道、帝城无恙,昨梦依稀,北里笙歌,南湖烟雨。灵均顑颔,兰成萧瑟,支离东北风尘际,最销魂、一曲公无渡。钗分镜拆,凄然更怆离鸾,玉颜寂寞黄土。茫茫万感,漫鼓秦筝,听夜歌白苎。试问取、余情何似,江上烟云,梦蝶逍遥,听鸡起舞。沅湘难济,重华何在,瑶台娀女方偃蹇,莽风涛、谁是中流柱。江南草长莺飞,招隐词成,故人在否。
https://shici.929r.com/shici/HgF2i.html
新为东道尹,重作北庭游。
征槎忆昔遥送,直到海西头。
还记旧闻炎徼,又话风尘京洛,行役未遑休。
执手慰劳苦,尊酒此相酬。寸心知,平生事,鬓毛羞。
兵氛大地抢攘,万古伴牢愁。
老我琼阴故侣,剩与邻松高卧,孤梦傲沧洲。
揽辔且踯躅,来对一篱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