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云孤绪。西风外、吴天无恙烟树。
去年佳节罢传杯,鼓角声中雨。怅一霎、华年过羽。
沧桑容易悲今古。
看遍插茱萸,老至怯登临,载酒且寻蛮素。
休念雉尾云寒,鲸鳞月冷,杜陵秋兴愁赋。
雁啼偏爱近歌前,泪掩铜仙语。尽手折、衰杨怨缕。
荒江寂寞玉龙去。
问几时成归计,细菊香醪,故山高处。
乱云孤绪。西风外、吴天无恙烟树。
去年佳节罢传杯,鼓角声中雨。怅一霎、华年过羽。
沧桑容易悲今古。
看遍插茱萸,老至怯登临,载酒且寻蛮素。
休念雉尾云寒,鲸鳞月冷,杜陵秋兴愁赋。
雁啼偏爱近歌前,泪掩铜仙语。尽手折、衰杨怨缕。
荒江寂寞玉龙去。
问几时成归计,细菊香醪,故山高处。
此诗《霜叶飞·九日》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李岳瑞所作,以重阳节为背景,描绘了深秋时节的萧瑟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慨。
首句“乱云孤绪”便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乱云翻滚,孤独的思绪在心中盘旋,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接着“西风外、吴天无恙烟树”,西风吹拂,远处的天空依然平静,烟树笼罩,画面静谧而略带忧伤。
“去年佳节罢传杯,鼓角声中雨。”回忆起去年重阳节的情景,诗人与友人饮酒欢聚,却在鼓角声中被雨水打断,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往昔欢乐的消逝。
“怅一霎、华年过羽。沧桑容易悲今古。”诗人感叹岁月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对古今变迁感到悲哀。接下来的“看遍插茱萸,老至怯登临,载酒且寻蛮素。” 描述了诗人年老体衰,面对登高插茱萸的传统活动感到畏惧,只能借酒浇愁,寻找安慰。
“休念雉尾云寒,鲸鳞月冷,杜陵秋兴愁赋。”诗人劝慰自己不要过于怀念过去,云寒月冷,杜甫的秋日情怀也充满了愁绪。这里引用了杜甫的诗句,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
“雁啼偏爱近歌前,泪掩铜仙语。”大雁的啼鸣在诗人耳边回响,仿佛在诉说着离别之苦,诗人不禁泪眼婆娑,仿佛与铜仙对话,表达出深深的哀愁。
“尽手折、衰杨怨缕。荒江寂寞玉龙去。”诗人折取衰败的杨柳枝条,似乎在表达对生命的无奈与哀叹。荒江边,玉龙(可能指江面)显得格外寂寞,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与寂寥的氛围。
“问几时成归计,细菊香醪,故山高处。”最后,诗人提出了疑问,何时才能实现归隐的愿望?在细菊飘香、美酒相伴的故山高处,寄托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是李岳瑞先生的佳作之一。
华镫广乐正陈时,扼揽惊闻辰尾骑。
慈庆朝仪难并辍,强酬节物泪双垂。
屈指军兴逮五年,储胥事事合机先。
亶惟良弼苍生福,痛惜摧心敢问天。
马利军行粟赈民,弥留两事尚谆谆。
鞠躬尽瘁今诚已,葛亮而来此一人。
运筹力疾尚劳心,驿馆谁为下鹊针。
赐赙行将归故里,椒浆写痛定亲临。
封疆历三十馀年,公正廉明众共传。
皇考时臣所馀几,鼻酸然复思愀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