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有白太守,抛官归旧溪。
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啼。
太守驻行舟,阊门草萋萋。
挥袂谢啼者,依然两眉低。
朱户非不崇,我心如重狴。
华池非不清,意在寥廓栖。
夸者窃所怪,贤者默思齐。
我为太守行,题在隐起圭。
闻有白太守,抛官归旧溪。
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啼。
太守驻行舟,阊门草萋萋。
挥袂谢啼者,依然两眉低。
朱户非不崇,我心如重狴。
华池非不清,意在寥廓栖。
夸者窃所怪,贤者默思齐。
我为太守行,题在隐起圭。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白太守弃官归隐生活的赞美之情。诗中通过白太守抛弃官职,回到旧时的溪边居住这一行为,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返璞自然的高洁情操。"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啼"用婴儿啼哭来形象地表达了人民对太守的依赖和不舍,这里的“啼”字传递了一种无言的哀求与依恋。
"太守驻行舟,阊门草萋萋"则描写了白太守在归途中的景象,舟船停靠,阊门(古城门)旁杂草丛生,给人一种时间静止、世事皆逝的感觉。"挥袂谢啼者,依然两眉低"中,“挥袂”是古时礼节的一种,表示太守对人民的感激与告别,而“两眉低”则透露出太守内心的不舍与沉思。
接下来的"朱户非不崇,我心如重狴。华池非不清,意在寥廓栖"表达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超然和精神世界的追求。尽管朱户(富贵之家)高大,华池(美丽的水池)清澈,但诗人的心境如同重狱一般沉重,而他的意志却在寥廓栖的自然中得以释放。
"夸者窃所怪,贤者默思齐。我为太守行,题在隐起圭"则是对白太守品格的赞扬。自大之人可能会感到困惑,但有德之士会沉默思考。此句中,“我为太守行”表明诗人借白太守之事抒写自己的情怀,而“题在隐起圭”则是说诗人的这番情感已然化作文字,镌刻于心。
整首诗通过对白太守弃官归隐的描绘,以及对其品格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于淡泊明志、超脱世俗的向往和推崇。
万里碧鸡使,叱驭问邛崃。
枪旗有烨,川秦奔走送龙媒。
好在灵均初度,唤起长庚佳梦,霜月照金罍。
寿似武侯柏,香在草堂梅。
舞娉婷,斟凿落,沃崔嵬。
神尧孙子,向来八九上三台。
挂了桑弧蓬矢,便恐彤弓秬瓒,分宝下天阶。
归赋梁园雪,试唤长卿来。
端正九秋月,今夜始生明。
扬辉毓秀,飘然海上跨长鲸。
认得灵均初度,直用望舒为御,重耀紫枢庭。
何事乘槎使,尚藉执珪卿。
合东西,瞻使节,镜中行。
腾腾渐渐,绕枝乌鹊不须惊。
太白擒胡了未,即墨降城安否,玉斧仗修成。
圆却山河影,捣药兔长生。
郑履声传,倪经业绍,半千贤运重开。
妙年阔步,高折桂枝回。
卿月郎星历遍,都贪把、符竹南来。
棠阴永,仍持玉节,臬事副钦哉。
吾生,真幸会,旧家桃李,曾费栽培。
更春风次第,吹到寒荄。
遥望绂麟祥旦,霄躔邈、阻奉琅杯。
谁知道,清源路远,直上即蓬莱。
鹄立通明殿。
又重逢、揆余初度,梦庚华旦。
不学花奴簪红权,且看秋香宜晚。
任甲子、从新重换。
天欲东都修车马,故降神生甫维周翰。
歌崧岳,咏江汉。
明堂朝罢夷琛献。
引星辰、万人共听,风尘长算。
清昼山东诸将捷,席卷黄河两岸。
问谁在、玉皇香案。
师保万民功业别,向西京、原庙行圭瓚。
定郏鄏,蔔瀍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