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小金山谒苏祠言别》
《小金山谒苏祠言别》全文
明 / 梁有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相携同入蔚蓝天,金刹玲珑辟四禅。

不尽潮声流日夜,何来山色抱云烟。

尚疑过橹惊僧定,共喜听钟在客船。

更上妙高台一望,令人犹忆长公贤。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同前往小金山,参拜苏轼祠堂并道别的场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元素,展现了诗人对苏轼的崇敬之情以及与友人的深厚友谊。

首联“相携同入蔚蓝天,金刹玲珑辟四禅”描绘了两人携手步入一片蔚蓝天空下的金山,金碧辉煌的佛塔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精致,仿佛开辟出一片宁静的禅境。这里以“金刹”象征佛教圣地,以“四禅”形容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表达了对苏轼及其哲学思想的向往与追求。

颔联“不尽潮声流日夜,何来山色抱云烟”则通过潮水日夜不息的流淌和山色与云烟的交融,营造了一种永恒与变化并存的自然景象,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苏轼作品中所蕴含的哲理思考的感悟。

颈联“尚疑过橹惊僧定,共喜听钟在客船”描绘了两人在旅途中偶遇的情景,过船的声音可能打破了僧人的静思,但听到远处传来的钟声,又让人心生欢喜。这一细节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处的欣赏,以及对苏轼作品中所体现的超然物外之美的共鸣。

尾联“更上妙高台一望,令人犹忆长公贤”则是诗人登高远眺,内心感慨万千,不仅回忆起苏轼的才情与品德,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妙高台在这里既是实指,也是象征,代表着诗人精神上的高地,以及对苏轼精神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文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苏轼及其作品的深刻理解和情感共鸣,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

作者介绍

梁有贞
朝代:明

梁有贞,字西麓。顺德人。有誉弟。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一五五二)举人,官绵州知州。事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七四。
猜你喜欢

句·其一

平浪势粘天。

(0)

湖饮得天字

老来更上百花船,赖有湖光慰眼前。

兵后山川仍恋土,壶中日月不行天。

閒身适意随鸥鹭,乐事何心问管弦。

尽醉无愁归路晚,客楼只在废城边。

(0)

次韵邓志宏三月辛卯大雨雹

剥圭碎璧昆山颓,天容黯惨凝不开。

隋和抵鹊虎兕吼,阳愆阴伏推从来。

雀鼠怀安怖入壁,声侔海翻星陨石。

疾雷破山万壑沸,急雨悬河平地尺。

嘉生春浅才纤毫,季子禦雹勤嗟嘷。

冲冲凿冰穷谷里,申丰此说殊未高。

(0)

题李公麟山庄图.宝华岩

团团宝华岩,重重荫珍木。

归来得商鼎,试鬻溪边绿。

(0)

酿重阳酒

风前隔年曲,瓮里重阳酒。

适从台无馈,饮啜不濡口。

秋尝日已迫,收拾烦主妇。

仰空露成霜,搴庭菊将秀。

金微火犹壮,未可多覆篰。

唧唧候鸣声,涓涓报初溜。

轻巾漉糟脚,寒泉养罂缶。

谁来共嘉节,但约邻人父。

生理正艰难,一醉陶衰朽。

他年或丰馀,此味恐无有。

(0)

遗老斋绝句十二首·其十

避事已谢客,养性不看书。

书中多感遇,掩卷辄长吁。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