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川峻迹归南斗,东鲁名成返圣朝。
应忆山人无个事,故将书使到渔樵。
西川峻迹归南斗,东鲁名成返圣朝。
应忆山人无个事,故将书使到渔樵。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林大春在秋日里漫游名山时,偶遇友人曾中丞和赵少宰的情景。诗中运用了“西川”、“东鲁”这样的地理名词,巧妙地将友人的归途与历史上的名士相联系,营造出一种时空交错的意境。通过“峻迹归南斗”、“名成返圣朝”的描述,不仅展现了友人的身份地位,也暗示了他们对过往成就的回顾与对未来的期许。
“应忆山人无个事,故将书使到渔樵。”这两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理解和欣赏。他似乎认为友人在山中生活,远离尘嚣,过着简单自在的日子,因此特意写信给那些隐居的渔夫和樵夫,传递彼此的消息。这种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人个性的深刻理解,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友情的真挚与自然风光的美好融合,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思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冯君自是清时彦,儒雅风流世希见。
开襟意气薄层云,下笔词华捲飞电。
十年作赋奏长杨,万里传经向罗甸。
阳春逸调载征途,白雪寒光照群巘。
文如谕蜀语偏奇,事比游梁兴非浅。
只今传诵有青编,披看字字皆黄绢。
建安作者合摧锋,大历词人应北面。
古来西北盛骅骝,自昔东南多竹箭。
云间杰出有冯君,空群拔萃真何忝。
嗟余岭海落魄生,自分才疏如袜线。
当年两腋附风云,此日双蓬叹霜霰。
人间浪迹亦何如,世路浮名讵堪羡。
才高未合东山卧,当途会把雄文荐。
愿君未返鲁阳戈,白日中天好酣战。
浮生渺无际,宦海何茫然。
一仕更雨朝,三令垂十年。
半剌再入吴,况复逢时偏。
向岁尸兵防,此日司农田。
姓字挂府僚,踪迹縻郊廛。
鞅掌废晨餐,焦思耿宵眠。
世情逐湍改,事变与时迁。
伤今既非古,看后宁如前。
辉辉石湖月,漠漠洞庭烟。
愿言从此去,避位让才贤。
美彼由拳令,邃抱贯邱索。
操觚掩时彦,振藻淩昔作。
研精洞玄窍,掳思弥碧落。
技进庖丁解,巧入郢人斲。
遐想超四溟,雄气忝五岳。
文采赤城霞,高洁青田鹤。
顷余泖上游,订子云间约。
眷此白云篇,贶自青藜阁。
双睫一流览,孤怀喜以跃。
琳檄足疗风,甫诗可瘳疟。
愿言嗜隽永,聊藉沃枯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