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澹庵约同城西看花顺游诸刹即次其韵》
《澹庵约同城西看花顺游诸刹即次其韵》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拨冗看花未失期,老输卉木乐无知。

好山到眼虚游兴,旧刹伤心及盛时。

多难此身何处著?积旬不见累君思。

风光烂漫能轻负?倾尽深杯且说诗。

(0)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陈宝琛所作,名为《澹庵约同城西看花顺游诸刹即次其韵》。陈宝琛以细腻的情感和深沉的思考,描绘了与友人一同赏花游历寺庙的情景。

首句“拨冗看花未失期”,表达了诗人不辞辛劳,特意安排时间来观赏花朵,体现了对自然美景的珍视和期待。接着,“老输卉木乐无知”一句,诗人以拟人的手法,赋予草木以情感,感叹自己虽年老却无法像草木一样无拘无束地享受生活之乐,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好山到眼虚游兴,旧刹伤心及盛时。”这两句描绘了诗人面对美好景色时内心的复杂感受。好山美景令人心生游兴,但同时又因回忆起往昔的繁华而感到一丝伤感。这种对比,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

“多难此身何处著?”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面对人生困境和苦难时的迷茫与困惑,不知何处是归宿。接下来,“积旬不见累君思”则转而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虽然长时间未见,但心中始终挂念着对方。

最后,“风光烂漫能轻负?倾尽深杯且说诗。”诗人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提出对美好时光是否能轻易辜负的疑问,随后邀请友人共饮美酒,通过吟诗作对来寄托情感。这一部分既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流露出在困境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困境的反思,以及对友情的珍惜,展现了诗人深刻的人生感悟和艺术才华。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荣县赵府君诗

荣县赵御史,告哀丧其兄。

弟兄过七十,相爱犹孩婴。

此世真恶世,此事嗟谁能?

忆昔光绪中,天地多青蝇。

御史立朝端,轰轰有直声。

文字绝雄丽,才华极飞腾。

公卿徒侧目,亲贵谁敢撄?

府君方力农,所居近县城。

安知御史贵,惟念手足情。

食贫久习苦,五十衣不缯。

亡何世翻覆,山河随倾崩。

御史能自归,殊非衣锦荣。

解衣衣吾弟,推食食同生。

吾弟乃贵人,岂逐恶子行。

吾弟乃贤人,岂避群盗憎。

世途从万变,元气留家庭。

御史怀才雄,无用久见轻。

一读告哀辞,使我涕泗零。

丧耻而趋时,知免赖神明。

守死幸自信,白日非幽冥。

(0)

答梅泉风雨见过

地旷风号势始张,触楼益怒转成狂。

垂杨万里柔将绝,黄雀一群轻自翔。

挥扇暂停迎晚雨,披襟对坐爱虚廊。

灌坛神女应相避,可怪封姨戏海藏。

(0)

十一月十八夜

夜起久成癖,晦明观吐吞。

苦寒知月味,衔恨敛霜魂。

衾影曾何愧,荆凡定孰存?

恶声闻最熟,不必蹴刘琨。

(0)

杨和甫集二李篆谱书后

斯冰去人远,遗迹搜鳞凤。

炎炎六百言,《尔雅》辞可诵。

千文集逸少,传习世已众。

孰与持兹编,考古极有用。

岂徒窥篆法,小学繫尤重。

先生厉名节,死义事绝痛。

何时手自书,整暇兼飞动。

避俗意殊奇,合污宁足讽。

(0)

恒斋画鹊华秋色便面·其二

当年放眼恃形骸,次第风流地下埋。

留与工愁王沈郑,恒斋苦忆更缄斋。

(0)

书女景扇

刺天汝亦厌群飞,赁庑春申即是归。

焉用关心看朝报,娱人正有乳婴肥。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