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倚斜阳思不禁,满林风叶共萧森。
诗怀底处逢人遣,宦况閒来对菊吟。
紫塞天寒霜信早,碧江云冷雁声沈。
西风莫向窗前过,吹动庭闱故国心。
独倚斜阳思不禁,满林风叶共萧森。
诗怀底处逢人遣,宦况閒来对菊吟。
紫塞天寒霜信早,碧江云冷雁声沈。
西风莫向窗前过,吹动庭闱故国心。
这首《秋日感兴》由明代诗人林瀚所作,通过对秋日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与思绪。
首句“独倚斜阳思不禁”,描绘了诗人独自站立于夕阳之下,思绪万千的情景。斜阳的余晖映照在诗人身上,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慨。
接着,“满林风叶共萧森”一句,以满林飘落的落叶与萧瑟的景象相呼应,进一步强化了秋天的凄凉与寂寥。风中的落叶仿佛在诉说着季节更迭的故事,与诗人的心境形成共鸣。
“诗怀底处逢人遣,宦况閒来对菊吟。”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热爱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在闲暇之余,诗人选择与菊花相伴,通过吟诗来寄托自己的情感与理想,寻求心灵的慰藉。
“紫塞天寒霜信早,碧江云冷雁声沈。”这两句描绘了边塞的寒冷与江面的阴冷,通过霜早与雁声沉寂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肃杀与孤寂的氛围。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也暗含了诗人对远离家乡、身处异乡的感慨。
最后,“西风莫向窗前过,吹动庭闱故国心。”诗人希望西风不要吹到窗前,以免触动他心中对故乡和家庭的深深思念。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以及对亲人、家庭的深切怀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秋日景象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个人命运与社会现实的反思,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每惜南冠懒读书,欣逢之子富三馀。
文章户牖虽频闯,师友源流或未疏。
底事个中纷侘傺,坐教淫末费驱除。
昭昭奄作冥冥去,悼尔能无一束刍。
青松出涧底,志已楝梁具。
平生饱霜雪,岁晚中寻度。
屈伸谅有时,穷达系所遇。
如君才与学,八面有馀裕。
志修文自昌,身阨守愈固。
已甘韫椟藏,宁愿莫邪铸。
急趋冠盖林,万里便跬步。
时来则卿相,慎勿负平素。
霜繁千嶂晚,天阔三江注。
倘遇子陵台,为我一回顾。
妙质曾挥匠石斤,久于其道更超群。
皂貂破敝头蒙雪,黔突凄凉气吐云。
忽上谏坡规帝德,又陪经殿劝皇坟。
事功难必清名在,未辱先贤付托勤。
去年已向爆声残,晓气絪缊雨不寒。
玉佩想闻趋桂殿,綵衣遥祝献椒盘。
千龄帝运方更始,一统王春正履端。
不与时光共流转,此心那更觅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