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客由来惮入南,仆家谏议饱曾谙。
谁云瘴雾非吾土,曾有魁躔住此庵。
身重岂容眉斧伐,时危犹要脊梁檐。
公归未必怀陈迹,留与州人作美谈。
北客由来惮入南,仆家谏议饱曾谙。
谁云瘴雾非吾土,曾有魁躔住此庵。
身重岂容眉斧伐,时危犹要脊梁檐。
公归未必怀陈迹,留与州人作美谈。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所作,名为《梅州杨守铁庵》。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思乡之情和对故土依恋的诗句。
"北客由来惮入南" 表明诗人原本是北方人,对于南方环境并不适应。这一句通过“惮”字,传递出一种不自在、怀念故土的情感。
"仆家谏议饱曾谙" 可以理解为诗人在南方居住期间,与当地的仆人进行过交谈和讨论,可能是在探讨归乡之事。
接下来的两句"谁云瘴雾非吾土,曾有魁躔住此庵" 强调了诗人对南方环境的适应与认同。瘴雾通常指的是南方特有的气候条件,而“魁躔”则是一种神话中的怪兽,用以比喻自己在异乡的孤独与不易融入。这里表达了诗人虽然在南方居住,但依然保有对故土的深厚情感。
中间两句"身重岂容眉斧伐,时危犹要脊梁檐" 描述了诗人的身体状况不佳,无法进行劳动,即便是在国家多难之际,也希望能够保持自己的家宅不受侵害。这两句传达出一种对家庭、生活的珍惜与保护欲望。
最后两句"公归未必怀陈迹,留与州人作美谈" 则是诗人表达了即将离开此地,对于往日足迹或许不会再去怀念,但希望能给当地的人们留下美好的回忆。这里的“公”可能指的是官职,也暗示着诗人的身份。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北方与南方环境,表达了诗人对于故土的深切思念和对现居之地的适应与认同,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家庭的关怀,以及希望在他乡留下美好印象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