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村舍·其三》
《宿村舍·其三》全文
金 / 李俊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怀抱何曾得少欢,春愁飞上两眉间。

一瓢谩酌独清水,几屐能穷无尽山。

见说酒兵长日备,未知诗债几时还。

须防别后将军禦,不待寻盟辄斩关。

(0)
鉴赏

这首诗《宿村舍(其三)》由金末元初时期的诗人李俊民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首句“怀抱何曾得少欢”,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郁与苦闷,似乎无论何时都难以找到一丝愉悦,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孤独感。紧接着,“春愁飞上两眉间”一句,以春愁为引子,形象地描绘了愁绪在诗人心中蔓延,如同春天的愁云密布于双眉之间,生动而富有画面感。

“一瓢谩酌独清水,几屐能穷无尽山。”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孤独与对自然的向往。一瓢清水中,诗人独自饮酌,看似在寻求心灵的慰藉,实则是在逃避现实的苦楚;而面对“无尽山”,诗人虽能“几屐”行走,却无法真正触及其尽头,象征着对无限追求的渴望与无奈。

“见说酒兵长日备,未知诗债几时还。”这两句巧妙地将日常生活与艺术创作联系起来,酒兵代表了诗人日常生活的消遣,而诗债则是指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执着与追求。这两者看似矛盾,实则反映了诗人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挣扎。

最后,“须防别后将军禦,不待寻盟辄斩关。”这两句以军事比喻,预示着未来的变故与挑战。将军禦意味着潜在的威胁与冲突,而“不待寻盟辄斩关”则暗示了诗人对于未来可能遭遇的困难与挑战的准备与应对,表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和对自然景观的生动刻画,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与深沉的人生思考,同时也蕴含着对未来的警醒与准备。

作者介绍
李俊民

李俊民
朝代:金   籍贯:自号鹤鸣老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猜你喜欢

水调歌头.致仕得请

客问矩山老,何事得优游。

追数平生出处,为客赋歌头。

三十五时侥幸,四十三年仕宦,七十□归休。

顶踵皆君赐,天地德难酬。书数册,棋两局,酒三瓯。

此是日中受用,谁劣又谁优。

寒则拥炉曝背,暖则寻花问柳,乘兴狎沙鸥。

知足又知止,客亦许之不。

(0)

赠李丹士

曾学轻腾术,长怀万里心。

江湖云似水,巴广石如林。

好饮身常乐,无言道更深。

丹砂能愈疾,不用化黄金。

(0)

送徐侍郎南迁

已见皇家日月安,更教远去不辞艰。

若人岂谓元城在,有客先知御史还。

风急满江皆白浪,雨收何处不青山。

天心正欲扶宗社,为报慈闱得解颜。

(0)

春雨·其二

柳著轻黄欲染衣,汀沙漠漠草菲菲。

晓风吹断寒烟碧,无数鸳鸯溪上飞。

(0)

极目亭

几点归舟破暮烟,数行雁字落霞边。

世间安得王摩诘,为写琴川作辋川。

(0)

瓶中梅花

可怜玉雪不供愁,似倩诗翁作□□。

□□此君虽强项,岁寒相对却风流。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