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居尽日閒,随意自消遣。
出门河水清,风定回长练。
烟林入画图,脱叶霜新绚。
景色为人妍,一岁知几变。
因思天地间,是处堪留恋。
指随襟袖寒,地气近淮甸。
归来吹青灯,峨冠看经传。
今人聊复尔,古人不可见。
官居尽日閒,随意自消遣。
出门河水清,风定回长练。
烟林入画图,脱叶霜新绚。
景色为人妍,一岁知几变。
因思天地间,是处堪留恋。
指随襟袖寒,地气近淮甸。
归来吹青灯,峨冠看经传。
今人聊复尔,古人不可见。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闲居官府时的日常与心境,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感悟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首句“官居尽日閒”,点明了诗人所处环境的宁静与悠闲。接着,“随意自消遣”一句,透露出诗人自在的生活态度,他不拘泥于官职的束缚,而是随心所欲地享受生活。
“出门河水清,风定回长练。”诗人走出官府,眼前是一片清澈的河水,微风吹过,水面泛起一圈圈涟漪,仿佛一条条长长的丝带在水中缓缓旋转。这幅画面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烟林入画图,脱叶霜新绚。”诗人继续行走,烟雾缭绕的山林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落叶在霜的映衬下呈现出新的色彩,增添了几分秋意的韵味。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隐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赞美。
“景色为人妍,一岁知几变。”诗人感叹于自然景色的美丽,同时也意识到一年四季的更迭,时间的流逝。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时光易逝的深深思考。
“因思天地间,是处堪留恋。”诗人由此联想到,无论是人间还是天地之间,都有值得留恋之处。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以及对世间万物的包容与欣赏。
“指随襟袖寒,地气近淮甸。”随着季节的变化,手指触感的温度也随之改变,诗人注意到地气与地理位置的关系,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理解。
“归来吹青灯,峨冠看经传。”回到家中,诗人点燃青色的灯火,在高高的帽子下阅读经典书籍。这一场景既展现了诗人的学者形象,也暗示了他对知识的追求与内心的宁静。
“今人聊复尔,古人不可见。”最后两句,诗人通过对比古今,表达了对当下生活的随遇而安,以及对无法见到古代贤者的遗憾。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历史与文化的深沉思考。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闲适生活中的自然美景与内心情感,同时融入了对时间、生命、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思考,展现出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洞察力。
彼美君家菜,铺田绿茸茸。
豆荚圆且小,槐芽细而丰。
种之秋雨馀,擢秀繁霜中。
欲花而未萼,一一如青虫。
是时青裙女,采撷何匆匆。
烝之复湘之,香色蔚其饛。
点酒下盐豉,缕橙芼姜葱。
那知鸡与豚,但恐放箸空。
春尽苗叶老,耕翻烟雨丛。
润随甘泽化,暖作青泥融。
始终不我负,力与粪壤同。
我老忘家舍,楚音变儿童。
此物独妩媚,终年系余胸。
君归致其子,囊盛勿函封。
张骞移苜蓿,适用如葵菘。
马援载薏苡,罗生等蒿蓬。
悬知东坡下,塉卤化千钟。
长使齐安民,指此说两翁。
长安小吏天所放,日夜歌呼和丞相。
岂知后世有阿瞒,北海樽前捉私酿。
先生未出禁酒国,诗语孤高常近谤。
几回无酒欲沽君,却畏有司书簿帐。
酸寒可笑分一斗,日饮无何足袁盎。
更将险语压衰翁,只恐自是台无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