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陶拟古九首·其七》
《和陶拟古九首·其七》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鸡窠养鹤发,及与唐人游。

来孙亦垂白,颇识李崖州。

再逢卢与丁,阅世真东流。

斯人今在亡,未遽掩一丘。

我师吴季子,守节到晚周。

一见春秋末,渺焉不可求。

(0)
注释
鸡窠:鸡窝,比喻简陋的居所。
唐人:指唐代的文人。
李崖州:可能是唐代的一个地方官员或诗人。
阅世:经历世事,阅历丰富。
晚周:指周朝的晚期。
春秋末:古代中国的两个历史时期,此处指时间久远。
翻译
在鸡窝中养着白鹤,与唐代诗人交往。
他的后代也已头发花白,对李崖州颇有了解。
再次遇见卢与丁,经历世间沧桑如同江水东流。
这个人如今已经去世,但墓地还未封闭。
我的老师吴季子,坚守节操直到周朝晚期。
他初次相见是在春秋末年,如今难以寻觅踪迹。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怀旧和哲理的诗歌,通过对自然界和人生变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相逢又相离、世事无常以及个人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整体上,这首诗采用了古典诗词中的借物抒情手法,将现实生活中的场景与人物融入诗中,以此表达内心的情感和对人生的理解。

开篇“鸡窠养鹤发,及与唐人游”,诗人以养鹤的寓意——希望友情长存——开始叙述。接着,“来孙亦垂白,颇识李崖州”则是通过对朋友岁月流逝、头发斑白的描写,表达了时光易逝、人事变迁的情感。

“再逢卢与丁,阅世真东流”,诗中的人物交往和时代更替,使得诗人的内心充满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不可预知命运的思考。紧接着,“斯人今在亡,未遽掩一丘”则是深刻地表达了对于朋友离逝、生命消散的悲哀。

“我师吴季子,守节到晚周”,诗人通过提及自己的老师吴季子,赞扬其坚守节操至终老之年的高尚品格。最后,“一见春秋末,渺焉不可求”则是诗人对于生命的短暂和历史长河中个人渺小的感慨。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更通过对友情、生命意义以及时代变迁的深刻反思,展现出作者深邃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过周修撰池

绝景淹留欲断年,晓来冰雪涨池泉。

尽拈书籍无多子,来问东家亦漫然。

(0)

蔡州路中作五首寄都下·其三

南城十里短长亭,三月烦君复送行。

道上垂杨犹可折,秋风萧索不须惊。

(0)

济阴县新成官廨赠知县著作

鼠牙雀角穿垣屋,墨绶铜章愧吏民。

制锦可无容膝地,戴星亲作执柯人。

奋飞翚雉檐双翼,积叠鱼龙瓦万鳞。

若比治蒲增四善,种花仍欲笑安仁。

(0)

寄韩庆州

万骑将军西护羌,边尘无复近麾幢。

烽传列障来遮敌,雪拥层城接受降。

日暮悲笳还自叠,天寒羁雁少成双。

檄书不得从军乐,覢弩空令候小邦。

(0)

酬送吴潜朝奉

衰翁同岁喜相收,同病同心同白头。

委吏除官俱逆旅,瘴烟香草等荒州。

六千里外抛机略,二十年来谨校雠。

工拙是非无会处,下陂红日若为留。

(0)

送袁生

巴蜀穷天险,惊君便向西。

长年劳贾勇,悬度约轻赍。

行止千金子,艰危万丈梯。

自怜倾盖旧,即事复睽携。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