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王仲高遗丁求安二诗·其二》
《和王仲高遗丁求安二诗·其二》全文
宋 / 王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未扣玄关隐士居,曾寻旧绣理天吴。

自从拭目来冰鉴,悔为儿啼拆海图。

(0)
翻译
未曾叩门拜访隐居之人,曾经寻找过古老的刺绣描绘天吴神兽。
自从我开始仔细观察这面镜子,我后悔因为无知而破坏了珍贵的地图。
注释
未扣:未曾拜访。
玄关:门口。
隐士:隐居的人。
居:住所。
曾寻:曾经寻找。
旧绣:古老的刺绣。
理:研究。
天吴:古代神话中的水神。
拭目:擦亮眼睛仔细看。
冰鉴:冰清如镜的物品,这里指镜子。
悔:后悔。
儿啼:孩童的哭声(比喻无知的行为)。
拆:破坏。
海图:航海地图。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王洋所作,属于中晚唐以后词风格的影响较深的一类诗歌。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诗人隐居生活情感和对朋友离别之苦的作品。

“未扣玄关隐士居”,这里“玄关”指的是隐逸的所在,意味着诗人已经选择了归隐的生活,“隐士居”则强调了这种选择的决心和定性。

“曾寻旧绣理天吴”,诗人回忆起以前寻访旧友的情景,"绣"字用得极妙,既形象地描绘出旧友相聚时的温馨场面,也流露出一丝怀旧之情。“天吴”应是指某个地方,这里暗示了诗人对故人和故土的深厚情感。

“自从拭目来冰鉴”,"拭目"意为擦亮眼睛,通常用以比喻清醒过来、明辨是非。这里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自我反省后的清醒认识。“冰鉴”则是比喻心灵的洁净无瑕。

“悔为儿啼拆海图”,"儿啼"意指孩童般的浅薄行为,"拆海图"即是指那些不切实际的宏伟计划或梦想。这里诗人表达了对于过去自己某些行为的后悔和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过去、隐居与世俗生活,表现出一种超脱物外、淡泊明志的情怀,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往昔友情的眷恋之情。王洋在这首诗中展现了深厚的人文情感和较高的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王洋
朝代:宋

(1087—1154)宋楚州山阳人,字元渤。王资深子。徽宗宣和六年进士。高宗绍兴初诏试馆职,历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守起居舍人,擢知制诰。十年以权发遣吉州换邵武军。洪皓使金归,人无敢过其居,洋独与往来,为人诬告与闻洪皓欺世飞语,以直徽猷阁出知饶州。寓居信州,有荷花水木之趣,因号王南池。善诗文,其诗极意镂刻,文章以温雅见长。有《东牟集》。
猜你喜欢

宫词一百首·其六十

避暑昭阳不掷卢,井边含水喷鸦雏。

内中数日无呼唤,拓得滕王蛱蝶图。

(0)

霅溪夜宴诗·其七

君不见夜来渡口拥千艘,中载万姓之脂膏。

当楼船泛泛于叠浪,恨珠贝又轻于鸿毛。

又不见朝来津亭维一舠,中有一士青其袍。

赴宰邑之良日,任波吼而风号。

是知溺名溺利者,不免为水府之腥臊。

(0)

浣溪沙·其五

云薄罗裙绶带长,满身新裛瑞龙香,翠钿斜映艳梅妆。

佯不觑人空婉约,笑和娇语太猖狂,忍教牵恨暗形相。

(0)

过申州作

万人曾死战,几户免刀兵。

井邑初安堵,儿童未长成。

凉风吹古木,野火烧残营。

寥落千馀里,山高水复清。

(0)

新安殷明府家乐方响

葛溪铁片梨园调,耳底丁东十六声。

彭泽主人怜妙乐,玉杯春暖许同倾。

(0)

贻蜀五首·其四张校书元夫

未面西川张校书,书来稠叠颇相于。

我闻声价金应敌,众道风姿玉不如。

远处从人须谨慎,少年为事要舒徐。

劝君便是酬君爱,莫比寻常赠鲤鱼。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