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曾死战,几户免刀兵。
井邑初安堵,儿童未长成。
凉风吹古木,野火烧残营。
寥落千馀里,山高水复清。
万人曾死战,几户免刀兵。
井邑初安堵,儿童未长成。
凉风吹古木,野火烧残营。
寥落千馀里,山高水复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争后的荒凉景象。开篇"万人曾死战,几户免刀兵"两句,直击人心,展示了战争的残酷与毁灭性,只有极少数幸运者得以逃脱厄运。这是对生灵涂炭、家园破碎的深刻反映。
接下来的"井邑初安堵,儿童未长成",通过尚未恢复的水井和聚落,以及还未成年的孩子们,传达了战争带来的长期影响和生灵的脆弱。战乱导致社会结构的破坏,使得正常生活无法迅速恢复。
"凉风吹古木,野火烧残营"则是对自然与战争废墟共存的情景描写。凉风轻拂着古老的树木,而野火则在焚烧那些已经倾颓的军营。这两者相互映衬,既有生机勃勃的一面,也有荒凉破败的另一面。
结尾的"寥落千馀里,山高水复清"展现了战后空旷无人的广阔地带,以及恢复宁静的自然景观。这里的“寥落”强调了人迹罕至的孤独与荒凉,而“山高水复清”则预示着战争过后,自然界正在逐渐回归到它原本的宁静和纯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战乱余生的刻画,以及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所带来的毁灭与对和平生活恢复的深切期盼。
东风吹雨苦生寒,悭涩春光不放宽。
万紫千红浑未见,闲愁先占许多般。
的皪江梅浅浅春,小窗相对自清新。
幽香特地成牵役,不似梨花入梦频。
纤纤新月挂黄昏,人在幽闺欲断魂。
笺素拆封还又改,酒杯慵举却重温。
灯花占断烧心事,罗袖长供挹泪痕。
益悔风流多不足,须知恩爱是愁根。
月筛窗幌好风生,病眼伤风泪欲倾。
写字弹琴无意绪,踏青跳菜没心情。
自入春来日日愁,惜花翻作为花羞。
呢喃飞过双双燕,嗔我垂帘不上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