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申州作》
《过申州作》全文
唐 / 戴叔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万人曾死战,几户免刀兵。

井邑初安堵,儿童未长成。

凉风吹古木,野火烧残营。

寥落千馀里,山高水复清。

(0)
注释
万人:形容参战人数众多。
曾死战:指曾经经历激烈的战斗。
几户:少数家庭。
免刀兵:避免了战争的伤害。
井邑:城乡,泛指居民聚居的地方。
初安堵:刚开始恢复正常生活,安堵即安定。
儿童:未成年的孩子。
未长成:还没有长大成人。
凉风:凉爽的风。
古木:年代久远的树木。
野火:荒野上的大火。
残营:战争遗留下的破损营地。
寥落:稀少,荒凉。
千馀里:形容范围广阔,超过一千里的区域。
山高:山峦依然高耸。
水复清:河水重新变得清澈。
翻译
成千上万的人曾在战争中牺牲,只有少数家庭能幸免于刀枪之灾。
城乡刚刚恢复了安宁,孩童们还未成年,未曾经历战乱。
凉爽的风掠过古老的树木,荒野上的火焰焚烧着残破的军营。
广阔的地域一片荒凉,跨越千余里,但高山依旧,清水重归清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争后的荒凉景象。开篇"万人曾死战,几户免刀兵"两句,直击人心,展示了战争的残酷与毁灭性,只有极少数幸运者得以逃脱厄运。这是对生灵涂炭、家园破碎的深刻反映。

接下来的"井邑初安堵,儿童未长成",通过尚未恢复的水井和聚落,以及还未成年的孩子们,传达了战争带来的长期影响和生灵的脆弱。战乱导致社会结构的破坏,使得正常生活无法迅速恢复。

"凉风吹古木,野火烧残营"则是对自然与战争废墟共存的情景描写。凉风轻拂着古老的树木,而野火则在焚烧那些已经倾颓的军营。这两者相互映衬,既有生机勃勃的一面,也有荒凉破败的另一面。

结尾的"寥落千馀里,山高水复清"展现了战后空旷无人的广阔地带,以及恢复宁静的自然景观。这里的“寥落”强调了人迹罕至的孤独与荒凉,而“山高水复清”则预示着战争过后,自然界正在逐渐回归到它原本的宁静和纯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战乱余生的刻画,以及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所带来的毁灭与对和平生活恢复的深切期盼。

作者介绍
戴叔伦

戴叔伦
朝代:唐   字:幼公(一作次公)   籍贯:润州金坛(今属江苏)   生辰:732—789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常州)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猜你喜欢

春雨 / 雨中写怀

东风吹雨苦生寒,悭涩春光不放宽。
万紫千红浑未见,闲愁先占许多般。

(0)

冬日梅窗书事四首其四

的皪江梅浅浅春,小窗相对自清新。
幽香特地成牵役,不似梨花入梦频。

(0)

秋夜牵情

纤纤新月挂黄昏,人在幽闺欲断魂。
笺素拆封还又改,酒杯慵举却重温。
灯花占断烧心事,罗袖长供挹泪痕。
益悔风流多不足,须知恩爱是愁根。

(0)

春日杂书十首 其七

月筛窗幌好风生,病眼伤风泪欲倾。
写字弹琴无意绪,踏青跳菜没心情。

(0)

春日杂书十首 其十

自入春来日日愁,惜花翻作为花羞。
呢喃飞过双双燕,嗔我垂帘不上钩。

(0)

次韵见赠简吴夫人

南北常嗟见未因,停舟今喜笑谈亲。
张姬淑德同冰玉,李白高吟泣么神。
和管幸听鸣凤侣,滥竽还愧赏音人。
佳篇奖拂还过实,班卫声名岂易伦。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